回到都城後,楚塵立刻針對政策執行問題,製定了嚴格的監督機製。他選拔了一批忠誠可靠的官員,成立了專門的監督小組,負責監督改革措施在各地的推行情況。
監督小組成立後,楚塵親自對他們進行訓話:“你們肩負著楚國改革成敗的重任,務必公正嚴明地履行職責。改革之路本就艱難,容不得半點弄虛作假。一旦發現有官員陽奉陰違,阻礙改革推行,嚴懲不貸!”小組成員們神色莊重,齊聲領命,隨後便奔赴各地。
然而,這一舉措引起了那些反對改革官員的恐慌。他們深知,監督小組的存在將極大限製他們暗中破壞改革的行動。於是,他們又聚在一起,謀劃新的對策。
“楚塵這小子太狠了,竟然成立監督小組。我們以後行事可得更加小心了。”一位官員眉頭緊皺,滿臉擔憂。
“哼,就沒有辦法了嗎?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改革順利推行,斷了我們的財路。”另一位官員惡狠狠地說道。
這時,一個心思縝密的官員緩緩說道:“我們可以想辦法滲透進監督小組,或者給他們製造麻煩,讓他們自顧不暇,無法有效監督。”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隨即開始商議具體的實施辦法。
在試點地區,新稅收製度的推行逐漸有了一些成效。百姓們切實感受到了稅負的減輕,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村莊裡,農田間,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稅負減輕了,俺們能多種些糧食,說不定年底還能多攢些錢。這新製度真是好啊!”一位農民高興地對身邊的人說道。
而一些正直的富商也意識到,新稅收製度雖然增加了他們的稅負,但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商業環境的規範和穩定。
“以前稅收混亂,大家都想著偷稅漏稅,市場秩序也不好。現在這新製度,雖然交的稅多了點,但大家都按規矩來,生意反而更好做了。”一位商人感慨地說。
然而,監督小組在巡查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有些地方官員為了討好當地富商貴族,對新稅收製度執行不力,該收的稅沒有收齊;還有些地方,官員私自篡改稅收標準,從中謀取私利。
“王爺,在清河郡,我們發現當地縣令與一些富商勾結,故意降低他們的稅賦。還有,在臨江府,稅收賬目混亂,存在大量漏洞。”監督小組的成員向楚塵彙報。
楚塵聽後,怒不可遏:“這些官員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立刻將相關人員撤職查辦,追回流失的稅款。同時,要加大對其他地區的巡查力度,絕不能讓這種情況蔓延。”
隨著監督小組的嚴格執法,一些問題官員被查處,改革的推行逐漸走上正軌。但那些反對改革的官員並不甘心失敗,他們開始實施滲透計劃。
他們買通了監督小組中的一名成員,試圖通過他獲取內部消息,並乾擾監督工作。這名被收買的成員,名叫孫亮,原本是個清正廉潔的官員,但在巨額錢財的誘惑下,逐漸迷失了自我。
“你隻要按照我們說的做,好處自然少不了你的。要是事情辦砸了,你也彆想有好日子過。”收買他的官員威脅道。
孫亮心中有些害怕,但又舍不得到手的錢財,隻好答應下來。從此,他開始向反對改革的官員通風報信,每當監督小組要去某個地方巡查時,那些地方的問題官員總能提前得到消息,做好應對準備。
楚塵察覺到監督小組的工作似乎遇到了阻礙,有些問題總是查不出來,即便查出來,也無法深入追究。“難道監督小組內部出了問題?”楚塵心中起了疑心。
於是,他暗中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對監督小組進行秘密調查。經過一番仔細排查,終於發現了孫亮的異常行為。
“王爺,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孫亮與那些反對改革的官員有來往,他很可能被收買了。”心腹向楚塵報告。
楚塵聽後,痛心疾首:“我如此信任他們,沒想到竟有人為了私利背叛。必須儘快將他鏟除,以正綱紀。”
很快,孫亮被抓捕歸案。在確鑿的證據麵前,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罪行。楚塵毫不留情地將他依法嚴懲,同時對監督小組進行了重新整頓。
“各位,孫亮的事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改革之路充滿誘惑與挑戰,希望大家能堅守本心。若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本王絕不姑息。”楚塵對重新整頓後的監督小組說道。
經過這次波折,監督小組的成員們更加堅定了信念,工作也更加認真負責。在他們的努力下,改革措施在各地的推行愈發順利。新稅收製度帶來的積極影響越來越明顯,楚國的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百姓生活日益改善。
朝堂上,一些原本對改革持觀望態度的官員,看到改革取得的成效,態度也開始轉變。
“王爺,看來這改革確實對楚國有利。之前是我們目光短淺,還請王爺恕罪。”一位曾經反對改革的官員向楚塵請罪。
喜歡穿越成廢皇子:係統在手天下我有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廢皇子:係統在手天下我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