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塵微笑著說道:“隻要各位大人能看到改革的益處,齊心協力為楚國發展,過去的事便不再追究。楚國的未來,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朝堂之上,眾臣聽聞楚塵此言,神色各異。有的麵露感激,似是為楚塵的寬宏大量而感動;有的則眼神閃爍,不知在盤算著什麼。
丞相林正風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王爺深明大義,我等定當追隨王爺,為楚國的改革與發展儘心儘力。”他微微低頭,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楚塵微微點頭,目光在眾臣身上一一掃過,說道:“如今楚國麵臨諸多挑戰,內有吏治之弊,外有他國威脅。唯有上下一心,方能振興楚國。”
“王爺所言極是。”禦史大夫王康接口道,“隻是改革之事,牽涉甚廣,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發不必要的動蕩。”
楚塵心中明白,王康這是在委婉地表達對改革的擔憂,或者說是對改革速度的異議。他微笑著回應道:“王大人所言有理,改革的確不能一蹴而就。但有些積弊已久的問題,若不儘快解決,楚國恐將陷入更深的困境。本王會把握好分寸,循序漸進。”
此時,戶部尚書李源站了出來,一臉憂慮地說:“王爺,改革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如今國庫空虛,這是個大難題啊。”
楚塵輕輕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李大人,國庫空虛的問題,本王也在考慮。一方麵,我們要開源,鼓勵商業發展,增加稅收;另一方麵,要節流,削減不必要的開支,杜絕浪費和貪汙現象。”
李源微微點頭,卻又說道:“王爺,鼓勵商業發展談何容易,如今各地關卡林立,商稅繁重,商人叫苦不迭,若要開源,恐怕還需先整頓商稅製度。”
“嗯,李大人說到點子上了。”楚塵讚許地看了李源一眼,“本王會命人著手調查各地商稅情況,製定合理的商稅政策。但這也需要各位大人的配合,尤其是各地的官員,要確保政策能夠順利執行。”
眾臣紛紛應諾。然而,楚塵卻注意到,有幾位大臣的表情略顯敷衍,似乎並不看好這些改革舉措。
退朝後,楚塵回到王府,心中仍在思考著朝堂上的種種情形。他深知,改革之路必然充滿艱難險阻,雖然表麵上眾臣對他的提議沒有強烈反對,但暗地裡的阻力恐怕不小。
“來人,去把林風叫來。”楚塵對身邊的侍從吩咐道。
不多時,林風來到王府書房。他一進門,便看到楚塵正坐在書桌前,眉頭微蹙,盯著桌上的地圖出神。
“王爺,喚我何事?”林風恭敬地問道。
楚塵抬起頭,示意林風坐下,然後說道:“林兄,今日朝堂上的情況你也看到了,雖然大家表麵上都支持改革,但我能感覺到,有些人並不是真心的。”
林風微微點頭,說道:“王爺明鑒,改革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必然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不過,隻要王爺下定決心,我等全力支持,定能克服困難。”
“嗯,我相信你和其他幾位支持改革的大人。”楚塵站起身,在書房裡來回踱步,“隻是,我們要防著有人在背後搞小動作。我需要你幫我留意朝堂上各位大臣的動向,尤其是那些對改革態度曖昧的人。”
“王爺放心,我會安排人手密切關注的。”林風說道。
“還有,關於太子之爭,我總覺得最近有些不尋常。”楚塵停下腳步,目光深邃,“楚王雖然對我委以重任,但太子之位始終懸而未決,這讓各方勢力都有了想法。我擔心有人會借改革之機,挑起事端,以達到他們爭奪太子之位的目的。”
林風神色凝重地說:“王爺所言極是。如今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他們背後都有各自的勢力支持。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以免被他們利用。”
楚塵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本王一心為楚國的未來著想,不想卷入這太子之爭的漩渦,但有些事情卻由不得我。我隻希望,無論誰最終登上太子之位,都能以楚國的利益為重,繼續推行改革,讓楚國繁榮昌盛。”
“王爺宅心仁厚,若能登上太子之位,定能帶領楚國走向輝煌。”林風由衷地說道。
楚塵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說:“林兄,切莫亂說。如今最重要的是推進改革,穩定局勢。至於太子之位,一切都要看楚王的旨意。”
兩人又商議了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林風便告辭離開了王府。
楚塵站在書房窗前,望著林風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想著:“楚國的未來,就看這一步了。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我都不能退縮。”
與此同時,在二皇子的府邸中,二皇子楚炎正與他的謀士們商議著對策。
“今日朝堂上,楚塵那小子提出的改革方案,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好事。”楚炎一臉陰沉地說道。
他的謀士之一,趙宇說道:“殿下不必擔心,改革看似美好,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我們可以在暗中煽動一些大臣反對改革,製造混亂,讓楚塵焦頭爛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這倒是個辦法。”楚炎微微點頭,“不過,楚塵這小子深得楚王信任,我們不能做得太明顯,以免引起楚王的反感。”
另一位謀士孫亮接著說:“殿下,我們還可以利用改革之機,拉攏一些對楚塵不滿的勢力,壯大我們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要在楚王麵前表現出對改革的支持,隻是在執行過程中,給楚塵設置一些障礙。”
楚炎聽了,臉上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好,就按你們說的辦。太子之位,我勢在必得。楚塵,我不會讓你輕易得逞的。”
而在三皇子楚霖的府上,同樣也在進行著一場秘密的討論。
三皇子楚霖皺著眉頭說:“楚塵的改革,看似是為了楚國好,但實際上卻可能打亂我們的計劃。他現在的威望越來越高,對我們爭奪太子之位很不利。”
他的親信謀士周華說道:“殿下,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我們可以派人去調查楚塵改革背後的真正目的,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把柄,以此來攻擊他。”
楚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好,就這麼辦。不管用什麼手段,都要把楚塵拉下馬,太子之位隻能是我的。”
在楚國的朝堂之外,一場圍繞著改革和太子之爭的暗戰,已經悄然拉開了帷幕。各方勢力都在暗中布局,試圖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占據上風。
幾天後,楚塵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稱,有一些大臣在私下裡串聯,準備聯名上書反對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削減官員俸祿。
楚塵看完密信,心中冷笑一聲:“果然來了。”他知道,這是有人在故意煽動,想以此來給改革製造麻煩。
楚塵立刻召集了支持改革的幾位大臣,商議應對之策。
“王爺,這些人太過分了,竟然想聯名上書反對。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林風氣憤地說道。
楚塵卻顯得很冷靜,他說:“先不要著急。他們聯名上書,說明他們心虛,不敢單獨行動。我們要先了解清楚,都有哪些人參與了這件事,背後又是誰在主使。”
禦史大夫王康說道:“王爺,我可以利用禦史台的力量,去調查這件事,看看能不能找出幕後黑手。”
“好,那就有勞王大人了。”楚塵說道,“另外,我們也要準備好應對之策。如果他們真的聯名上書,我們要在朝堂上有理有據地反駁他們,讓他們的陰謀無法得逞。”
“王爺,削減官員俸祿確實會讓一些官員不滿,但這也是為了節省開支,充實國庫,他們為什麼就不明白呢?”戶部尚書李源無奈地說道。
楚塵拍了拍李源的肩膀,說:“李大人,他們不是不明白,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過,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反對就放棄改革。我們要讓他們看到,改革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他們失去的那點俸祿。”
就在楚塵等人緊張應對的時候,二皇子楚炎和三皇子楚霖也在密切關注著事情的發展。
“哈哈,楚塵這下有麻煩了。隻要那些大臣聯名上書,他的改革就會陷入困境。”楚炎得意地笑著。
“彆急,大哥,這隻是第一步。等楚塵焦頭爛額的時候,我們再趁機出手,給他致命一擊。”楚霖眼中閃爍著陰狠的光芒。
然而,他們都低估了楚塵的能力和決心。楚塵在楚國朝堂上,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開始了一場與反對勢力的激烈較量。
又過了幾天,王康來向楚塵彙報調查結果。
“王爺,經過調查,這次聯名上書的主要策劃者是吏部侍郎張峰和禮部尚書趙青。他們背後似乎有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影子。”王康說道。
楚塵微微皺眉:“果然是他們。這兩個家夥,為了爭奪太子之位,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