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墨荷扇麵》上,枯筆勾勒出的荷葉,墨色濃淡相宜,儘顯孤傲風骨;
《畫鴨圖》中,寥寥數筆,就將水禽的神態描摹得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還有臨摹徐渭的《墨葡萄圖》,藤蔓纏繞間,墨點揮灑如珠,仿佛能讓人感受到畫家“筆底明珠無處賣”的悵然心境;
仿倪瓚的《漁莊秋霽圖》,采用簡潔空靈的三段式構圖,遠山近水之間,儘顯文人畫的飄逸之氣;
摹趙孟頫的《秀石疏林圖》,以書法筆意入畫,石頭的線條如飛白般靈動,樹木的勾勒如篆籀般蒼勁,儘顯筆墨韻味。
更讓他驚喜的是,這些作品竟然都署有齊白石的名字。
要知道,在現在,齊白石還遠沒有後世那麼大的名氣,而且這些又全是仿品。
在1960年這個物資極度匱乏的京城,連真品價值都不高,這些仿作,它們的價值自然會被大大低估。
“老人家,這些畫怎麼賣?”趙國強儘量壓製住內心的激動,平靜地問道。
攤主摩挲著煙袋,渾濁的眼珠在趙國強胸前沉甸甸的袋子上打轉,似乎在估量著袋子裡糧食的分量。
隨後,他開口道:“我這些畫,連同這整個箱子,換三十斤細糧,或者六十斤粗糧,再加二十塊錢!”
“老人家,你開的價格也太高了吧,這些畫可都是仿品啊。
不過,和其他冒充真品的仿畫不一樣,你這仿品還注明了是模仿的,說明作畫之人還算誠實。
而且我看這些畫,畫得也很不錯。即便隻是臨摹,但也能看出作者有幾分功底。
我相信,這臨摹的作者,人品絕對杠杠的!
這樣吧,我用二十斤白麵和您換。我包裡總共就二十斤白麵,再多就沒有了。”
趙國強一邊說著,一邊解下腰間的布袋。
那沉甸甸的分量,讓攤主的喉結不住地滾動。
如今黑市糧價已經飆升至一塊五一斤,這二十斤白麵,可算得上一筆不小的財富。
“如果你同意,那咱們就交易,如果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說完趙國強站起身來,他提著袋子,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攤主。
看他的意思,隻要攤主說不同意,他馬上轉身就會離開。
“成交!”攤主想都沒想,直接乾脆地答應了,看他的樣子,好像生怕趙國強反悔一樣。
聽到對方同意交易,趙國強暗暗鬆了一口氣,打開胸前的挎包,從裡麵提出一個沉甸甸的袋子,伸手將手中的袋子向攤主遞了過去。
對於趙國強而言,這簡直是天大的便宜!
他等於用三十塊錢,就換走了二十幅齊白石臨摹的書畫,絕對是血賺!
攤主接過袋子放在手上提了提,重量絕對有二十斤了。
交易完成後,攤主嘟囔著將糧袋提在手裡,佝僂著背,迅速消失在棺材一條街的陰影裡。
趙國強表麵上不動聲色,將箱子裡麵,還有地上的卷軸小心地裝入胸前的挎包。
實際上,這二十幅畫早已被他收進了空間的儲藏室內。
他又從挎包裡取出另一個布口袋,將空箱子裝好提在手裡,心中滿是喜悅。
剛來到鬼市的第一個攤位,就有如此大的收獲,這運氣簡直爆棚!
他更加期待,接下來在鬼市中還會有怎樣的驚喜等著自己了。
這些現在在其他人眼中看似普通的臨摹之作,他作為穿越之人,自然知道這些畫作在未來一定會綻放出驚人的光彩。
這每一幅畫,日後都將成為拍賣場上的寵兒,拍出令人咋舌的天價!
接下來兩個攤位上的東西,趙國強沒有看出名堂。
攤位上擺的都是木雕、根雕、竹雕。
他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即便要雕刻,他也會用空間裡那些高檔木材,請大師精心雕琢,或者他買一些樣品回去,自己親自動手進行雕琢。
彆說這些木雕竹雕製品,就是一些紅木家具,他也不放在眼裡。
畢竟,他完全可以在空間裡,利用那些珍稀木材,親手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家具。
在他的空間裡,隻要過上十年,名貴木材必然堆積如山。
而且隨著時間流逝,木材隻會越來越多,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剛來到第三個攤位,趙國強猛地怔住了。
眼前這個攤位,賣的竟全是象牙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