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隱約有條小路,然而,估計是長久無人走過的緣故,地上已然被雜草和藤蔓肆意侵占。
那些藤蔓猶如張牙舞爪的怪物,上麵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尖刺,稍不留意,便會毫不留情地將衣服刮破。
這還是得益於地上積雪僅有薄薄一層,若是積雪深厚,一腳踩下去,極有可能深陷荊棘叢中,那滋味,光是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趙國強順著這條蜿蜒的羊腸小道極目遠眺,發現在前方不遠處,正是剛才雪豹和岩羊墜落之地的附近,有一個山坳。
而在那山坳之中,於林木的掩映之間,竟赫然出現一座木房子。
見到那座木房子,趙國強頓時來了興致。
這一次,他並未借助空間直接瞬移到木房子前,而是選擇順著這條往昔進山之人或是采藥者踏出的小道,朝著山坳緩緩走去。
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撥開叢生的雜草和藤蔓,腳下的枯枝敗葉在他的踩踏下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山林的寂靜與神秘。
不到半個小時,趙國強便來到了那座由兩棵大樹搭建而成的簡易木房子前。
房子的外牆上攀爬著一層鬱鬱蔥蔥的藤蔓,上麵還長滿了不少翠綠的青苔,仿佛給木屋披上了一件綠色的披風,顯得古樸而又神秘。
顯然,這座木房子搭建的時間已然不短,歲月的痕跡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站在距離木房子稍遠的地方,能夠清晰地看到房頂上竟有一個天窗。天窗之上,一根粗粗的繩子垂直垂落而下,繩子上還精心打著不少結。
趙國強不禁暗自思忖:莫非這是應急的繩子?在遇到危險而又無法躲避的時候,便可借助這根繩子爬到樹木上麵去躲避危險?
這座木房子,想必就是進山打獵的獵人或者采藥的人,利用鬆樹林中的樹木砍伐下來,圍繞著兩棵大樹精心搭建而成。
仔細端詳,木屋修建得頗為結實,全部是用一根根成人大腿般粗壯的實木圍建而成,彰顯著建造者的用心與技藝。
趙國強來到木屋的門前,隻見這門並未上鎖,而是用插銷將門牢牢插上。
如此設計,一方麵是為了方便進山的人在疲憊時能夠進入屋內休息,或是在遭遇危險、雨雪天氣時能有個躲避之處;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防止野獸隨意闖入木屋。
他輕輕取下插銷,伸手一推木門,隨著“吱呀”一聲悠長而又略顯沉重的聲響,木門緩緩打開。
整個木房子麵積不大,約莫二十個平方左右。一踏入屋內,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張用木板鋪就而成的大床,這床如同大通鋪一般,頗為寬敞,隨便睡個七八個人都不在話下。
木屋的中間,是用石頭和泥土精心壘成的一個灶台。
灶台上放置著一口鐵鍋,鍋上麵蓋著一個圓形的木鍋蓋,鍋蓋的邊緣因長久使用,已微微泛黑。
灶台邊上,還整齊地放著一捆乾柴,這些乾柴長短不一,想必是不同的進山之人陸續積攢下來的。
按照進山的規矩,若是在這房間裡用了柴火,臨走之前必須另外去砍一捆柴火回來放在房間裡,以方便後來的人。
在那張大床上,鋪著層厚厚的乾草,乾草上麵還鋪著兩床褥子,隻是上麵沒有被子。
房間的角落裡,還有一個木桶,看樣子應該是用來裝水的。
像在冬天,如果沒有現成的水源,還可以去把積雪裝到桶裡麵,然後拿回來燒熱使用。
山裡的風格外凜冽,呼呼地吹著,不時將木門吹得撞在門框上,發出“哐哐”的聲音,仿佛在為這寂靜的山林奏響一曲獨特的樂章。
趙國強乾脆走過去,輕輕將門關上,讓屋內恢複了些許寧靜。
此外,灶台不遠處還有一副燒烤架。
這燒烤架同樣是用大石頭壘成的,正中間是一塊平整的大石板,想必這就是以前進山的人用來燒烤的地方。
趙國強心中一動:乾脆今天我也在這裡,嘗嘗在這山林之中燒烤的滋味。
想到這裡,趙國強將剛剛得來的岩羊卸掉一條後腿。
當然,在這之前,這條岩羊的皮已經被他在空間裡熟練地扒了下來。
他蹲下身子,用房間裡的枯樹枝,小心翼翼地塞在燒烤架下麵,然後掏出火柴盒,輕輕一劃,火苗便“噌”地一下躥了起來,迅速舔舐著乾枯的樹枝。
他從後腿上切下了一些肉,動作嫻熟地用小刀將肉切成薄片,隨後均勻地刷上提前準備好的調料,放在石板上燒烤。
沒切下的肉,他就將整條後腿放在石板邊上留出的空地方進行燒烤。
對於這條大腿,他同樣用以前在鬼市上買的那把古董小刀,在上麵仔細地劃出一道道口子,再刷上濃鬱的調料。
這把小刀十分鋒利,刀刃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用來切肉恰到好處,每一刀都乾脆利落,輕鬆地將肉切開。
隨著柴火“劈裡啪啦”地燃燒,嫋嫋的青煙順著煙囪緩緩向著屋頂上飄去,整個木屋漸漸彌漫起一股誘人的肉香和淡淡的煙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