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竹編廠還是家具廠生產的產品,都嚴格按照趙國強的要求,在每一樣商品上麵都精心雕刻著廠子的商標和名稱。
並且在商標下方,還刻著“天工出品,必是精品”的字樣。
兩個廠剛開辦時,僅推出了三款商品,而後趙國強決定每半個月推出一款新產品。
趙國強打的如意算盤,就是要讓同行連模仿都來不及。
而且,廠裡實行流水線作業,將產品拆解開來生產,速度大幅提升,製作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如此一來,即便有其他廠以高薪挖走廠裡的一些工人,對廠子的影響也不會太大,畢竟每一道工序都有眾多工人負責。
不僅如此,趙國強已在兩個廠子的旁邊再次動工修建新的廠房,就連食堂也開始建造第二座。
他打算不等這邊的廠房修好,而是立刻再次大規模進行擴招。
雖說兩個廠的商標,趙國強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注冊了。
可惜在當下,商標注冊製度主要以行政管理為主,並非現代意義上對商標專用權的全麵保護。
此刻,全國所有出現“神跡”的地方——那些石碑以及糧食出現之處,國家派出的專業偵查人員已全部收工。
因為他們得出了一致結論:這些東西仿佛都是憑空出現的,完全找不到絲毫運輸的痕跡。
就算用大卡車運輸貨物,地上總會留下車輪印。
然而,在“神跡”出現之地的四麵八方,竟沒有半點蛛絲馬跡。
且不說那巨大的石碑,光是把那麼多巨大的筐子運到神跡之地,沿途還不能被人發現,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更彆提數量龐大的糧食了。
況且,那麼多糧食和肉,彆說是個人,就算整個國家傾舉國之力,也難以拿出這麼多。
中國發生的這些神秘事件,引起了世界其他國家眾多人士的濃厚興趣。
不少有實力的外國友人,紛紛乘坐飛機或其他交通工具,心急火燎地趕往中國,隻為一睹那些神秘石碑的風采。
當趙國強從收音機裡得知有不少國際友人前往京城參觀那座高達九米九、寬九米九的巨大石碑時,他敏銳地察覺到機會來了。
他立刻召集廠裡的領導班子,又一次召開全體大會。
這一次,趙國強開會隻有兩個目的。
他神色嚴肅,目光掃過眾人,大聲說道:“第一,大規模招工!家具廠和竹編廠,每個廠再次招收一千人!”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皆震驚不已。
竹編廠副廠長劉春蓮戰戰兢兢地開口:“趙廠長,咱們這步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
趙國強看向她,斬釘截鐵地回應:“劉副廠長,我覺得咱們的步子跨得還太小了。
其實剛開始,我就想每個廠至少多招五百人。咱們廠裡倉庫如今一點庫存都沒有,這可不行。
要是再有其他地方來訂購咱們的產品,拿什麼賣?現在咱們的產品才剛剛鋪滿整個白山市,咱們省還有很多城市沒有鋪貨。
而咱們的目標,可不隻是鋪滿東三省,而是要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甚至賣到國外去,這才是咱們辦這兩個廠的最終目的。
現在多招些人,實行兩班倒,等另一邊的車間修好後,再全部調成白班。”
他稍作停頓,語氣激昂起來:“收音機裡說,因為國內出現‘神跡’,很多國際友人來到咱們國家的京城參觀遊玩,順便瞻仰那座神奇的石碑。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咱們必須立刻抓住。這次我決定親自前往京城,看看能不能拿到外彙訂單。
你們留在家裡的任務,就是拚命生產,加快速度,保質保量。絕不能因為趕速度,就忽視了質量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