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天工折疊家具廠和天工創意竹編廠的廠區裡格外忙碌——一批發往外地的大訂單要趕工發貨,趙國強一早便守在廠裡,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進出的貨車。
這批貨大多來自合作的代加工廠,即便早已派檢驗員駐廠核查,拉回自家廠區後,他仍堅持要逐批抽查:“質量是咱們的根,半點不能鬆。”
見車間人手緊張,他乾脆擼起袖子,跟著工人一起開箱、查驗、登記,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淌,也隻隨手用毛巾擦了擦。
一旁的秘書李學文看在眼裡,笑著遞過葫蘆水壺:“廠長,您歇會兒,這邊有我們盯著呢。”趙國強接過水喝了兩口,擺了擺手:“這批貨客戶等著用,咱們得趕在天黑前發完。”
直到夕陽西下,最後一輛貨車駛離廠區,李學文才帶著滿身疲憊返回廠裡,而趙國強早已在辦公室裡,對著賬本核對起了本月的營收。
誰都知道,天工的兩個廠子自開廠起就沒冷過——折疊家具輕便耐用,創意竹編精巧彆致,每月還雷打不動推出兩款新產品,不光國內客商搶著下單,連外商都一批批專程找上門來。
更讓人佩服的是,趙國強還乾起了外包渠道,把大部分訂單分給周邊城鎮的代加工廠,這些廠子不僅幫著分擔了產能,創造的利潤更是比廠裡工人直接生產翻了好幾倍。
如今,兩個廠的賬上躺著厚厚的現金流,趙國強心裡卻有了新盤算——他要召集廠裡的領導層開個會。
嶄新的辦公樓裡,會議室的木門被輕輕推開,趙國強端坐在主位上,等所有人到齊後,才緩緩開口:“各位,咱們兩個廠能有今天的光景,全靠大家齊心協力。
現在銷量節節高,利潤也不少,特彆是外包模式鋪開後,代加工廠幫咱們賺了不少錢。”他頓了頓,話鋒一轉,“不過咱們得琢磨琢磨,這些錢該怎麼用才更有意義。”
“工人工資是按國家級數發的,動不得;福利待遇和獎金本就比其他廠好一大截,再漲的話,彆說青山公社,連縣城裡的廠子都要有意見了。”
趙國強這話一出,底下頓時響起一片笑聲——誰不知道天工的工人是全公社的“香餑餑”?每月工資按時發,晚上還有免費的飽飯吃,肉和糧食從來沒斷過,這都是趙國強憑著人脈和本事拉來的資源,換作其他廠的廠長,根本做不到。
笑聲漸歇,竹編廠副廠長劉春蓮最先坐直身子:“廠長,您有想法就直說,我們肯定支持!”這話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從增加葫蘆竹雕、十二生肖竹根雕,組建根雕組;從去京城拉來外商訂單,到參加廣交會斬獲大合同,甚至當初日本客商設下的“訂單陷阱”,都是趙國強憑著智慧化解,還為後續合作打下了基礎。
這兩年,他的每一個決定都沒錯過,廠裡上上下下,沒人不服他。
見大家都沒意見,趙國強深吸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打算:“現在廠裡有不少現金,我想在離咱們廠不遠的那片荒地上,修一座子弟學校。”
他特意加重了語氣,“不光咱們廠的職工子弟能讀,全青山公社各個生產隊、街道的孩子,都能來!咱們修學校是為國家培養棟梁,不能局限於‘天工家屬’。
我還想把規模搞大些,小學和中學合在一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啊!”
“同意!”劉春蓮第一個舉手表決,其他人也紛紛響應。
趙國強笑著點頭:“那就這麼定了!老張的建築隊給咱們修的新廠房正好快完工,等廠房完工,讓他們直接把機器工具挪到學校工地,能省不少運輸時間。
學校就建在廠旁邊的荒坡上,離這兒也就百米遠,將來孩子們上學也方便。”
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熱水,“我這就去公社找陳書記報備,等批下來,咱們就動工!”
辦公樓外的日頭正烈,曬得土路泛出白光。趙國強騎上自行車,順著熟悉的路往公社去,路邊的白楊樹長得比人高,樹蔭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
快到公社大院時,遠遠就看見陳國軍書記蹲在門口的石碾子旁,手裡捏著份文件,眉頭皺得緊緊的。
“陳書記,蹲這兒曬日頭呢?”趙國強笑著走近,遞過去一支煙。
陳國軍抬頭見是他,眉頭瞬間舒展開,接過煙在手裡轉了兩圈:“是國強啊,正琢磨事呢。你們廠那十車竹編又發走了?運輸隊老李說,你們這發貨頻率,比供銷社賣鹽還勤。”
“剛發完。”趙國強挨著他蹲下來,指尖拂過石碾子粗糙的紋路,“今天來,是有件關乎青山公社長遠的事想跟您彙報——我們兩個廠,想修所學校。”
他望著遠處連綿的山影,聲音沉而堅定,“就在廠旁邊,小學帶中學,全公社的娃都能來讀,不收學費,還管午飯。”
陳國軍手裡的煙“啪嗒”掉在地上,他猛地站起身,褲腿上的塵土簌簌往下掉:“你說啥?修學校?小學帶中學?”他在原地轉了兩圈,又蹲下來抓住趙國強的胳膊,“國強,你知道這得花多少錢?蓋教室、請老師、買桌椅,哪一樣不要錢?你們廠是掙了錢,但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錢的事您放心。”趙國強從口袋裡掏出張紙條,上麵是反複核算的數字,“兩個廠的現金流夠支撐,不夠我再想辦法。您看現在公社的小學,擠在漏風的祠堂裡;中學在縣城邊上,娃們每天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冬天凍得耳朵流膿,夏天常中暑。
咱們修的學校,用紅磚砌教室,裝玻璃窗戶,鋪水泥操場,再弄個圖書館——娃們坐在亮堂的教室裡讀書,不比在祠堂裡強?”
陳國軍盯著紙條上的“圖書館”三個字,手指反複摩挲著——他想起自家老三,去年冬天為了趕早讀,在結冰的路上滑倒,回家時棉鞋棉火濕了一半,凍得直哭。
青山公社窮了這麼多年,不是沒想法辦教育,可連口糧都緊巴巴,哪有餘錢蓋學校?“你真打算讓全公社的娃都來讀?”他喉結動了動,聲音有些發啞。
“對,全公社的娃。”趙國強笑了,眼裡映著山光,“陳書記,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些娃裡出了工程師、教師、醫生,人家都說‘這是青山公社走出去的’——這比掙多少錢都值啊!”
陳國軍突然站起身,大步往公社大院走,走了兩步又回頭喊:“愣著乾啥?跟我來!”進了辦公室,他從鐵皮櫃裡翻出張卷邊的公社地圖,“啪”地拍在桌上,手指重重戳在廠附近的荒坡上:“這兒夠不夠?不夠再劃旁邊的地!反正都是荒土坡,蓋學校正好!”
“再多劃點!”趙國強指著地圖,“除了兩棟教學樓,還得建操場、食堂,再蓋教師宿舍樓和學生宿舍樓——冬天下雨雪,路遠的娃就能住學校裡,不用來回跑。”
“食堂真管飯?”陳國軍追問,語氣裡滿是不放心,“這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你得想清楚!”
“真管飯!頓頓有稀的有乾的,保證娃們吃飽。”趙國強語氣篤定,“憑咱兩個廠的效益,撐得起!”
陳國軍再也忍不住,抓起桌上的電話,手指因激動有些發抖:“我這就給縣教育局打電話!跟他們說,天工要捐建學校,讓他們派最好的老師來!對了,學校名字你想好了沒?”
趙國強望著窗外掠過的白楊樹,風把樹葉吹得沙沙響,他輕聲道:“就叫‘青山學校’吧——咱青山的學校,就得帶著青山的名兒。”
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地圖上那片即將崛起的土地上。光影裡,仿佛已能聽見朗朗的讀書聲,順著青山的風,飄過高高的白楊樹,傳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喜歡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請大家收藏:()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