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著件淺藍色的工裝褲,褲腳沾了些泥土,頭發用一根皮筋紮在腦後,手裡拿著一把小鏟子,見村民們推著板車過來,立刻迎上去喊:“土球朝東放,埋的時候蓋層薄土就行,澆定根水彆浪費,澆透就停!”
她一邊說一邊示範,拿起一棵樹苗放進提前挖好的淺坑裡,用鏟子埋上土,再澆半瓢水,動作麻利得很。
村民們跟著學,兩人一組分工合作,一個放樹苗一個埋土,旁邊有人專門澆水,育苗區裡很快就栽滿了樹苗,整整齊齊的一排接著一排。
太陽斜斜地掛在西邊時,最後一棵樹苗總算栽進了土裡。
馬鐵山拿著個小本子,在育苗區裡走了一圈,清點著樹苗的數量,嘴裡念叨著:“三百八十七棵!沒少一棵,都栽好了!”他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朝著山下的木棚喊:“收工領錢!”
人群頓時湧到木棚前,排著整齊的隊伍,每個人手裡都拿著自己的工牌。
林秀蓮接過工牌,在登記本上打個勾,然後把一遝港幣遞過去。
李阿婆接過錢,用手指捏了捏,確認是真鈔,臉上笑開了花——這四塊錢,能給家裡買兩斤米,再給孫子買塊糖。
阿福接過錢,緊緊攥在手裡,指腹能感受到紙幣的紋路,心裡盤算著,再乾幾天就能給娘買塊新布料做過年的衣裳。
王嬸數著錢,嘴角也咧開了花,她想給娃買支新鉛筆,家裡那支都短得捏不住了,還想給娃買塊橡皮,讓娃在學堂裡寫字更方便。
連最年長的周伯都笑得合不攏嘴,他把錢小心翼翼地塞進貼身的布袋裡,那布袋是老伴親手縫的,裡麵還裝著孫子的照片——他想攢著錢,等孫子再大一點,就送他去上水的學堂念書,讓娃以後能有出息。
暮色漫上山頭時,育苗區裡的小樹苗都澆好了定根水,葉片上滾著水珠,在餘暉裡閃著晶瑩的光。
村民們扛著工具往家走,腳步輕快得像踩著風,嘴裡聊著今天的收成,有的說自己挖了二十棵樹苗,有的說下午裝了三車貨,還有的說蘇小姐教的栽樹方法簡單又管用。
馬鐵山站在育苗區邊,看著那些搖曳的小苗,晚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他突然覺得,這滿山的綠意,比砂石崗的黃土好看多了,也比任何東西都更讓人心裡踏實。
遠處的簡易棚裡,林秀蓮正在燈下記賬,她手裡的鋼筆在賬本上寫得飛快:“今日人工三十四,每人四塊,共支出一百三十六元;樹苗三百八十七棵,目前成活率100。”
陳月娥則在筆記本上補充:“明日計劃開挖東南坡,需提前準備五十捆草繩、二十個竹筐;
蘇小姐明日上午會來育苗區檢查樹苗生長情況,需安排兩人協助。”兩人一邊寫,一邊偶爾交流幾句,燈光映在她們臉上,顯得格外認真。
此時的趙國強,剛和弟弟妹妹分彆,心裡還帶著幾分牽掛,卻很快將思緒拉回香港的項目上。
他一個念頭就到了香港的彆墅裡麵,來到車庫,驅車來到兩座大山腳下,下了車,站在山腳下的空地上,看著山下漸次亮起的燈火——那是村民們家裡的燈,一盞盞亮起來,像撒在黑夜裡的星星。
遠處傳來村民們的笑鬨聲,那是領了工錢的村民在互相道賀,聲音裡滿是喜悅。
他望著山上的育苗區,雖然隔著夜色,看不清樹苗的模樣,卻能想象出白天大家忙碌的場景:
男人們揮著鋤頭挖樹,女人們飛快地纏著土球,板車在山路上穿梭,育苗區裡很快栽滿了小苗……
“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雙贏啊。”趙國強輕聲感歎。
請村民們挖樹苗,讓村民們每天能拿到現錢,改善生活;而自己,省去了從外地采購景觀樹苗的成本,這些本地樹苗適應氣候,成活率還高,等將來小區建成,這些樹就能枝繁葉茂,給居民們遮陰納涼。
夜風帶著鬆針的清香吹過,拂過他的臉頰,也拂過育苗區的樹苗,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在應和著他的話,也像是在應和著山腳下的歡笑聲。
古洞村,因為山坡上的這些樹苗,因為這每天四塊錢的工錢,正悄悄攢著改變的力氣。
村裡剛剛賣了兩座大山,家家戶戶都分了一筆錢。
如今,趙老板自從買了兩座大山之後,就開始雇傭他們挖樹,這挖樹的工作,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結束。
而且,趙老板說了,以後樹苗挖完了,他還會運來一批小樹苗,再次聘請村民們將它們種到山上,幫樹苗澆水。
而且,村民們以後還可以去建築工地上打工,這樣不但自己能夠謀得一份工作,而且離家也近。
趙國強的安排,讓村民們的生活漸漸有了奔頭,孩子們的眼神裡多了幾分期待,老人們的臉上也多了些笑容。
夜色漸深,山腳下的燈火依舊明亮,育苗區的樹苗在夜色裡靜靜生長,等待著明天的朝陽,也等待著屬於它們的、更加美好的未來。
喜歡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請大家收藏:()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