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校場高台上,望著台下整齊列隊的少年們。
他們身著青衫,神情肅然,眼神中卻藏著按捺不住的鋒芒。這些是從各地學堂選拔而出的佼佼者,如今即將踏入軍機處實習——這是玄啟從未有過的先例。
“你們的名字,將被寫入史冊。”我沉聲道,“不是因為出身,而是因為你們的選擇。”
一名少年站了出來,年不過十六,聲音卻堅定如鐵:“將軍,若我們犯錯,你會如何處置?”
我笑了:“要麼提拔,要麼斬首。”
全場寂靜。
“強者,從不畏懼失敗。”我轉身揮袖,“出發吧,玄啟的未來,等你們來書寫。”
英才閣的設立,在朝堂掀起軒然大波。
“陸昭!你這是要毀了玄啟千年門閥根基!”一位老臣怒斥,須發皆張,“寒門子弟也能參政議軍?豈非亂了綱常?”
“綱常?”我冷笑,“是你們用來鎖住百姓的鐵鏈罷了。”
徐逸在我身旁輕聲道:“他們怕的,是權力旁落。”
“那就讓他們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
我當庭宣布英才閣章程,凡有才者,不論出身,皆可入閣效力。首批入選者,包括十名戰術推演奇才、五位機關製造新秀、三位精通律令與賦稅改革的青年學者。
“從此刻起,他們便是玄啟的脊梁。”我目光掃過滿朝文武,“誰敢阻攔,便與我為敵。”
沉默蔓延。
最終,無人再敢開口。
北境傳來捷報。
那名曾在學堂破解敵陣的少年軍師,已正式調入中軍,參與製定邊境防線調整方案。短短半月,他便提出三道改進策略,使邊防軍調度效率提升三成。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在一次實戰推演中,僅憑一張地圖與有限兵力,竟反向設伏,逼退敵軍主力。
“這小子……”陳虎難得露出驚訝神色,“比我當年還狠。”
“比你還狠?”我挑眉。
“他是真敢賭命。”陳虎咧嘴一笑,“我喜歡。”
科技革新在暗中推進。
由學堂科研組主導的新式投石車首次試射,巨石破空而下,轟然砸碎三重木牆。改良弩機則能在百步之外貫穿鐵甲,威力遠超舊式兵器。
“這是戰爭的未來。”韓信站在靶場邊緣,眼中閃爍興奮光芒,“若大規模裝備,敵軍再無優勢可言。”
我點頭:“立刻投入量產。”
“但成本極高。”徐逸提醒,“目前隻能小規模試驗。”
“那就先裝備精銳部隊。”我說,“讓敵人嘗嘗什麼叫真正的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