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霧緩緩合攏,林間恢複死寂。
我與徐逸策馬疾馳,身後是那片被黑暗籠罩的密林,前方則是焚骨穀逐漸蘇醒的土地。
一路上,風聲呼嘯,卻掩不住心中的沉重。
“災劫未滅。”我低聲道,“它隻是……蟄伏。”
徐逸緊握韁繩,眼神凝重:“我們得加快重建步伐,同時加強防禦。若它再來一次,百姓再也承受不起。”
我沒有回答,隻是點頭。
回到軍營時,已是黃昏。
工地上燈火通明,流民們正忙碌地搬運石料、修築水渠。第一批應召而來的匠人和醫者已經投入工作,鐵錘敲擊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汗水的氣息。
“將軍!”一名工匠迎上前來,“糧倉修複進度已完成六成,再有三日便可完工。”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
他咧嘴一笑:“能吃飽飯,還能乾活換糧食,比逃難強多了。”
這是“以工代賑”政策初見成效的最好證明。
我在工地間穿行,聽著人們的交談,看著孩童在廢墟間奔跑,心中稍感安慰。
然而,西境的黑霧仍如陰影般盤踞心頭。
“昭哥!”陳虎從人群中擠過來,滿臉油汗,“聽說你去了一趟山裡?”
我點頭:“黑霧還在。”
他臉色一沉:“那就該一把火燒了那片林子!”
“不行。”我搖頭,“那不是普通的黑霧,它……會吞噬生命。”
陳虎皺眉:“你是說,那些失蹤的人……”
“很可能已被侵蝕。”我沉聲道,“不能再讓百姓靠近那片林子。”
話音剛落,遠處傳來一陣喧鬨。
幾名士兵押著一個衣衫襤褸的青年走來,身後還跟著幾個神色激動的百姓。
“將軍!”有人高喊,“這小子偷了修渠用的木料!”
我眯眼打量那青年,隻見他身形瘦削,眼神中透著倔強。
“為何偷?”
青年低頭不語。
我走近一步,語氣平靜:“你說。”
他終於開口,聲音嘶啞:“家裡隻剩一個小妹妹,餓得快不行了……我隻是想搭個棚子,讓她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周圍百姓議論紛紛。
我沉默片刻,道:“把木料還回去,然後去登記處報到。”
眾人一愣。
“從明天開始,你就是修渠隊的一員。”我說,“按勞計酬,每日兩餐。”
青年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震驚。
“謝……謝謝將軍!”
我轉身對身旁的工匠道:“多設幾個臨時居所,優先安置孤兒寡母。”
“是!”
夜幕降臨,營地燈火漸次亮起。
我和徐逸坐在議事帳中,案前攤開一張地圖,標注著焚骨穀周邊的地形與資源分布。
“目前已有二十三名匠人、七名醫者、五位農師投效。”徐逸翻閱名冊,“還有幾位機關師來自鐵嶺國,技藝非凡。”
我點頭:“很好,我們要儘快恢複生產。”
他頓了頓,道:“但……你也知道,人才再多,也擋不住那種東西。”
我望向西方,眼神堅定:“那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