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議事堂外的長廊下,看著遠處工匠們忙碌的身影。監察院的風波尚未平息,但玄啟的發展不能停步。趙工那頭傳來消息,說科研團隊有了新突破,要我親自去看看。
“主公。”徐逸走來,手中拿著一份簡報,“趙工那邊準備了展示會,說是這次成果前所未有。”
我點頭:“那就去瞧瞧。”
陳虎已經在門外等候,見我出來便咧嘴一笑:“聽說這回能造出會飛的東西?”
“彆聽他們瞎說。”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科技不是神話,是實打實的東西。”
一行人穿過城東的工坊區,空氣中彌漫著鐵鏽與火藥的味道。趙工領著一群年輕的學者和工匠迎上來,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主公,您來了!”他聲音洪亮,“今天帶您看的是我們最新一批研究成果。”
我環顧四周,隻見幾座臨時搭建的展台已經布置完畢,台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裝置——有的形似弩機,卻更輕巧;有的像是小型風車,葉片高速旋轉;還有一架木製結構,看起來像是某種飛行器的模型。
“先從這個開始。”趙工指向一台銅鑄儀器,“這是蒸汽動力試驗機。我們用高壓水蒸氣推動活塞,帶動齒輪運轉。雖然目前效率還不高,但一旦成熟,就能替代人力和畜力,在礦場、作坊中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我走近細看,那機器雖粗糙,但構造精妙,內部管道清晰可見。趙工繼續講解:“它的核心原理是熱能轉化為動能。隻要持續加熱水源,就能保持運作。”
“不錯。”我點頭,“若能改進燃料係統,或許可以用於戰艦推進。”
趙工眼睛一亮:“我們也正有此意!不過眼下資源有限,隻能先在陸地試驗。”
接著,他帶我們來到第二展區,指著一個類似弩機的裝置:“這是我們改良後的連發弩機,采用雙軌彈匣設計,射速提升三倍以上,而且後坐力更小,適合大規模列陣使用。”
“演示一下。”我說。
一名工匠點頭,拉動扳機,隻聽“嗖嗖”數聲,箭矢接連射出,精準命中百米外的木樁。眾人紛紛驚歎。
“威力如何?”我問。
“穿甲無問題。”趙工答道,“配上鋼芯箭頭,連重甲騎兵都能擊穿。”
我沉思片刻:“這個優先投入量產,替換前線部隊舊式武器。”
第三項展示讓我最為驚訝——一架由竹骨布麵製成的滑翔翼,外形仿照飛鳥,翼展足有六米。
“這是……飛行器?”我難以置信。
趙工笑得得意:“準確來說,是滑翔翼。我們研究了大量鳥類飛行資料,並結合空氣動力學理論,設計出了這套結構。隻要從高處躍下,借助風力,就能短暫滑翔一段距離。”
我走到模型前,輕輕觸摸那柔韌的布麵。“有人試過嗎?”
“試過了。”趙工點頭,“昨天有個年輕人跳了,摔斷了一條腿,但也確實飛了起來。”
我忍不住笑了:“看來代價不小。”
“可意義重大。”徐逸在一旁插話,“若真能實現空中偵察,甚至空投物資,戰場情報將徹底改寫。”
我望向遠方,心中已有盤算:“這件事,必須謹慎推進。先建立試驗隊,選拔身體素質過硬的人進行訓練,確保安全。”
趙工連連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