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扶蘇如今要花錢的項目實在是太多了。
一百三十個億,他拿不出來,但他也沒有想過要全部由自己來出錢。
把利潤分出去給貴族,但鐵路的管理權緊緊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上,既可以掌握鐵路,還能用利潤把各大貴族捆綁在他這條船上。
尤其是六地的貴族,當大秦跟他們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以後,他們非但不能跟大秦作對,反而要維護大秦的利益,好讓他們能夠持續獲得利益。
全長一千公裡的一條鐵路,不可能是從頭修到尾。
趙扶蘇決定將鐵路進行分段施工。
先培養會修建鐵路的施工跟監理,再讓施工人員去做施工,監理負責監工。
在施工的指示下,讓工人進行施工。
監理負責質量控製,監督混凝土澆築過程,檢查鋼筋的綁紮、模板的支設是否符合要求,防止出現蜂窩麻麵、露筋等質量問題。
在分段施工完畢後,再將鐵路進行連接。
鐵路施工是一個複雜且係統的工程。
趙扶蘇派人對鐵路的沿線進行詳細勘測。
主要的工作有對鐵路沿線的地形、地貌、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以及當地的交通。
最先進行勘測的路段是陽山到青嵐草場這一段。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施工的條件並不好,這裡是典型的荒漠沙丘地形,溝壑縱橫,起伏不平,稀稀疏疏地長著沙棘,鮮有人煙。
這樣的土地貧瘠,種不了莊稼,就是當牧場也不行。
因此,青嵐部落主要在水草豐富的青嵐草場進行放牧。
趙扶蘇把鐵路規劃在了相對平坦的河流邊上,來降低鋪設鐵路的難度。
畢竟他沒有盾構機,可以直接把大山給打穿。
他隻能沿著河邊跟大山邊,進行繞路。
如果碰到的是小山,倒是可以洞身開挖。
鑽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過控製爆破參數,實現對隧道圍岩的有效開挖,同時要注意減少對周邊圍岩的擾動。
在隧道開挖後,及時進行初期支護,以穩定圍岩。初期支護一般包括錨杆、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和鋼拱架等,通過這些支護措施,共同承受圍岩壓力,防止隧道坍塌。
在初期支護穩定後,進行二次襯砌的施工。二次襯砌采用模築混凝土的方法,為隧道提供永久的承載結構,同時起到防水和裝飾的作用。
再做好防水跟排水的工作即可。
在確定了鐵路鋪設的路線後,開始施工前的物資準備。
上郡鋼鐵廠已經建起來了,一天可以產鋼五百噸!
鋼水倒在了鐵軌的模具之中,在做成了一段段的鐵軌後,再運往工地。
大量的水泥、沙子也都運往了工地。
趙扶蘇拿著鐵路的施工圖紙,查看了起來。
他要先做出一段鐵路,教會了施工人員後,再派遣施工人員前往青嵐草場。
到時候,從兩端同時進行推進,再在中間部位合攏。
施工前,需要準備好場地,搭建臨時生產、生活設施,為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並解決通水、通路和平整場地的工作。
路基工程施工包括路堤填築、路塹開挖、路基附屬工程施工。
路堤填築的工作有基底處理,清除地表的草皮、樹根、腐殖土等,對基底進行壓實。然後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填料的選擇和運輸,采用分層填築、分層壓實的方法,使用壓路機等設備對每層填料進行壓實,確保路堤的壓實度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