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正有怒氣,秦如櫻出現了。
“吵什麼?這是都閒著了沒事做嗎?”
“沒什麼,姑娘,我們這是有點誤會,誤會,李娘子是吧!”
“是的,沒有什麼,大家說開就好了。”李娘子邊說邊撿新米。
王二媳婦偷偷溜了。
兩個帶娃的拉著娃也走了。
那些家眷大約是怕著秦如櫻的,一個個膽戰心驚,不敢辯解,各自散了。
秦雲舒了口氣,看樣子秦如櫻還是勝任這個的,管這些婦人孩子還是有手段的。
看樣子得想法子把南湖那地收下,分散這些人,太容易互相影響了。
不是買來訓練好的奴仆,的確不好,更何況以前是水匪來著。
要是女管家劉春梅來了就好了,他想起了這個女管家,這要是她在,一定能把這些人分置好,如今怎麼說,也是一團混亂的。
大家雖然怕他,可是要能齊心協力在秦府做事,卻像沒有一個頭腦指揮,這種細致入微的事,秦雲卻做不來。
果然,古人誠不欺我,精明能乾的女主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有一個能管後院的女主。
而秦雲還真不是這種人,就連秦母也比她強,她妥妥的就像個在外奔波的男人,隻會做事業,做文章,做官,雞毛蒜皮的事,還真是她的缺陷。
當然心底裡覺著自己能管好,但偏偏就不想管,他是這樣認為的。
其實後來才知道,還真不是那個料,那後宅娘子們三兩下能將他打敗。
隻是第二天信來了,父親母親劉春梅他們一行人已在船上了,這使秦雲十分高興,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快落下地了。
這些後院的事,讓他們去處理就太好了,他覺得要他們一來,大有裨益。他就可以解脫了。
曾如月來選了五個婦人和兩個小姑娘帶走了。
並猶豫了下,要兩個男的鎮場子,隻是男的要可靠,“不能,不能要那種欺負女人的。”曾如月結結巴巴的提要求。
秦雲明白了,有時大的物件要搬,還得護著一群女人。
“可以!先給你兩個男的,等你麻陽縣的店弄起來了,在給你兩個。”並給了鴿子她。
“這是信鴿,有什麼事,放鴿子來與我說。”
秦雲把一對信鴿給她,“好好養著。”
曾如月倒是是很喜歡鴿子的。
“謝謝公子,奴家會好好養著的。”
曾如月走時眼睛盯著那個從她手中退去的婦人,竟然還是前院住著。衣服有些不一樣了,不由多看了兩眼。
那婦人看她望,挑釁的翻了個白眼。
曾如月撇了撇嘴,不理,走了!
她管彆人怎麼活,自己要辦好自己的事就好!
秦雲把賀夫子的禮物拿出來,行到書房,坐到椅子上,打開木盒,認真一看,倒吸一口涼氣。
《朝臣錄》
冊載朝堂文武諸官秘冊,皆為詳實。
一,李:宰相之檔居於首卷。
籍貫為中州常郡,妻乃當地士族之女,其有三子二女。
長子任職戶部主事。
次子尚在國子監求學。
三子在經商。
其履曆:
早年以進士入仕,曆任地方知府、中樞侍郎,後拜相輔政。
曾主持稅製改革,緩解國庫虧空之困。
然前年因拔餉時偶有遲緩,致糧草出現問題,與二十萬大軍被圍有嫌疑,因沒證據,留用在。
二,韓:兵部尚書檔案。
其為軍戶出身,妻子是翰林院之女,育有一兒三女。
子在翰林院侍讀。
他自少年從軍,憑戰功累遷至總兵,娶妻後因嶽父故入中樞任兵部尚書。
曾親赴邊境擊退漠北部族侵擾。
卻在五年前武將考核中失察,讓一名虛報戰功者暫得晉升,此人與西北軍敗有關,被武皇斥過,態度好末免官,仍被記過一筆。
三,孔:吏部尚書乃山東曲阜人,孔家人出身儒學世家,妻為鄰縣書香門第之女。
共有八子,第三子在翰林院任編修。
長子任洛西知府。
次兒子曲河任縣令。
四子,七子,經商。
五子出海了三年沒消息。
六子在家中處理雜事。
七子在孔家書院上學。
他以科舉入仕,長於選官考核,曾修訂官員考核條例,杜絕諸多鑽營之弊。
曾提拔一地方官員時,有賄賂之嫌,任親之嫌,該仆奴有官司,雖沒實證,引小範圍民怨,可能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