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孩子這幾年確實受苦了,想出去就出去吧,年輕就這麼幾年,到我們這個時候就沒那心思嘍——”
父親這幾年轉變也不小,以前都是沉默寡言,現在卻越發的健朗了。
“可是,他再這麼折騰來折騰去,我們什麼時候能抱上孫子。”
母親眼睛一瞪,聲音的拔高幾分。
“噓...小點聲,彆讓平平聽見了。”
父親連忙捂住母親嘴巴,悄悄朝後麵瞥著。
我撓頭看著商場裝飾的好看壁畫,假裝自己沒有聽見。
這些年在海島上待久了,不但治好了我的近視眼,聽力也遠比生活在嘈雜城市裡的普通人靈敏太多。
聽到這些話,我心裡大致有了譜。
如果我堅持要出去的話,父母並不會過於強烈的反對。
隻不過,我的這舉動有些對不起二老。
2018年二月六日。
我們傳統節日大年三十。
小區裡十分熱鬨,到處都是串門子的。
我們也在家鹵著各種肉食、香腸、口條、豬大腸、牛肉、熏刀魚、鮁魚,小廚房裡忙的熱火朝天。
貼好對聯跟福字,便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隨著時代變遷,現在的過年跟以前也不一樣了。
以前的年夜飯變成中午吃。
而晚上則吃包子、餃子,盤裡的餃子數量還有講究,最後吃完盤子裡要剩幾個,寓意著年年有餘。
我從中午就感覺有點奇怪,似乎少了什麼東西。
結果一直到晚上才恍然大悟。
外麵放鞭炮的怎麼這麼少?甚至小區裡隻有幾個小孩在放鞭炮。
換做當時,整個晚上“槍炮”聲都停不下來。
“哦,你還不知道呢,現在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說是汙染環境,引發引發危險,所以很少有人會放。”
父親推了推花鏡,看著電視上的春節聯歡晚會。
這春晚我也看了有一會兒了,幾乎跟印象裡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場地裝扮的更加精致、高大上檔次。
可節目內容,怎麼說呢,說不出說什麼來。
但總感覺怪怪的,除了幾個似是新出道的喜劇人,其他節目感覺仿佛在說教?
以往的小品都能讓人徹底開懷大笑,可今年這些似乎有點......
比較難評價。
八點半左右,小區裡拜年的人就開始絡繹不絕了。
我跟父親換好新衣服,也開始加入拜年大軍,去一些長輩家問候新年好。
好在我們這邊,拜年時沒有磕頭的習慣,省事很多。
走了一圈也就不到晚上十一點鐘。
由於消失七年,從前小夥伴變得有些不熟悉,退掉往年年三十聚在一起喝酒朋友的邀請。
我原本就不太喜歡這種吵鬨環境,更彆說現在的我早不是18歲那會了。
十二點後,外麵零星煙花鞭炮漸漸平息。
街道上走親拜年的人也大部分回家了。
我居然覺得,這個年過的有些無聊。
還不如我跟傑克當時,在島上慶祝新年,親手宰豬熱火朝天的處理,最後忙忙活活的搞幾個菜,拿著從海盜船上搞來的啤酒搭配著吃。
想聽響聲,就舉槍朝天開兩槍,比放鞭炮還要過癮。
......
期待已久的故鄉大年三十,好像除了跟家人待在一起很心安外,也就那麼回事。
這天晚上,我百無聊賴的躺在床上手機。
突然,qq上閃爍著一件信封圖標。
我眼睛一亮,連忙打開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