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這麼多諸子百家的典籍彙聚於此!”
張晨頓時覺得非常驚訝。
這裡與詭穀觀山閣的布局截然不同。
詭穀觀山閣的藏書大多依類彆逐層擺放,其他學派的典籍較少,主要以縱橫家的典籍為主。
這座儒家藏書閣卻與眾不同。
雖然這裡的核心書籍是儒家著作,但也廣泛收錄了諸子百家的典籍。
並且,它細致地劃分了每個書架,並清晰地標明了內容。
如此一來,即便是外人前來查詢,也能夠輕易找到所需的典籍,一目了然。
這種分類並無高低之分,隻是依據普及程度做了簡單的區分。
比如,管理員提到,那些常見且常被借閱的書籍放置在一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較為冷門的書籍則位於二樓,再冷門一點的則在三樓。
甚至一些“另類”的書籍也能在三樓的角落裡找到。
這座藏書閣僅有三層,但即使如此,由於麵積寬廣,每一層都能容納大量的典籍。
遠望過去,仿佛一片無垠的書海。
相比觀山閣的藏書,這裡更為豐富。
張晨大致了解情況後,決定從《孟子》開始閱讀。
他此行專程來到儒家,正是為了研習儒家的經典著作,自然不會去翻閱其他學派的作品。
而且荀子開頭就提到了孟子,這也為後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開端。
於是,張晨決定從孟子開始研讀他的著作。
在儒家小聖賢莊的藏書閣內,他開啟了對《孟子》的研究之旅。
此書由孟子晚年歸鄉後撰寫,是儒家經典之一。
全書共七篇十四卷,內容涉及孟子的政治理念、教育思想、哲學觀念及倫理學說,同時也包括了他的政治實踐經驗。
這七篇分彆是《梁惠王》上下卷、《公孫醜》上下卷、《滕文公》上下卷、《離婁》上下卷、《萬章》上下卷、《告子》上下卷以及《儘心》上下卷。
張晨在閱讀過程中,節奏忽快忽慢。
書中的道理頗為深邃,不少段落需反複琢磨方能透徹理解。
即便才智超群,他也未曾草率翻閱。
這並非虛言,因有人縱使讀遍《論語》或《道德經》,依舊難以通曉其中真諦。
每一輪重溫總能有所新得。
張晨聰慧過人,每讀畢一書便能掌握要領,因此在藏書閣停留至日暮,共計閱覽四冊書籍。
直至藏書閣管理員前來告知閉館,他才暫且擱下書本,與詭穀仔一道前往就餐。
途中,他仍舊沉思不已,詭穀仔見狀並未多言,正如父母見子女有所收獲便釋然一般。
到達就餐地點時,荀子恰好趕到,身旁還有伏念和韓非相伴。
荀子未攜李斯同往,因其知曉李斯對張晨存有偏見,況且李斯當時正在抄寫書籍受罰。
見到張晨後,荀子饒有興趣地詢問:“今日於藏書閣有何所得?又讀了哪些典籍?”張晨答曰:“主要研習了孟子的著作,對‘仁義’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不過目前僅涉獵了一部分,領會尚屬淺薄,尚未達至融會貫通之境。”荀子聽罷點頭讚同:“無妨。”
“首日即有如此領悟,已是不易。”
“循序漸進,方能更明其理。”
“若有不解之處,可隨時向我請教。”
荀子講完,將視線移至伏念和韓非身上,繼續說道:“你二位師兄亦十分出彩,他們對儒學見解獨到,也許能助你一臂之力。”
張晨聞言,對伏念和韓非報以微笑。
內心感歎:“荀子前輩待我甚厚!擔心我無法領會,親授之餘還讓兩位高徒相助。”
荀子的關懷令張晨倍感溫暖,他也默默銘記這份恩情。
用完餐後,眾人共同享用佳肴。
飯畢,荀子忽然憶起一事,對伏念和韓非說道:“張晨在此已多時,一心向學。
趁著閒暇,你們帶他四處走走吧。
他自幼赴詭穀,想必未見過其他景致。
來了便是客,也該懂得勞逸結合。”
伏念和韓非連聲稱是:“是,老師師叔)!”
聽完後,張晨覺得無事可做,便向伏念和韓非點頭說道:“有勞二位師兄了。”隨後三人一同往外走。
三人離開後,詭穀仔緩緩開口:“荀老頭,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在他看來,荀子此舉顯然是想借助伏念和韓非,來拉近與張晨的關係。
荀子認為張晨潛力巨大,未來必有作為,因此特意安排晚輩前去結交,以便日後儒家遇到困難時能夠依靠張晨的幫助。
伏念沉穩,韓非聰慧,荀子派他們帶張晨參觀小聖賢莊,心中很是放心。
他不想因為李斯一個人而影響張晨對儒家的印象。
麵對詭穀仔半開玩笑的話,荀子瞪了他一眼,坦然回應:“好處都讓你占了,我沾點光都不行?”接著又提議:“要不咱們換換?”
聽了這話,詭穀仔懶得搭理,將目光移向彆處。
這時,視線落在了張晨和伏念、韓非身上。
喜歡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請大家收藏:()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