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擔憂,讓張晨繼續待在這裡可能會有危險。
可是,他還沒來得及邁步,身後突然傳來一陣破空之聲。
緊接著,一隻手按在他的肩上。
"是誰?!"
突如其來的狀況讓緊張的管理員大吃一驚。
"詭穀仔前輩?"
管理員回頭一看,認出是詭穀仔後,頓時放鬆了許多。
此時,詭穀仔鎮定地說:"這裡交給你了。
"
"跟我來。
"
話音剛落,詭穀仔立刻出手,一把抓住管理員,飛身躍出藏書樓。
轉眼間,兩人已退出門外,詭穀仔這才放手。
管理員站穩後,長長地呼出一口氣,然後疑惑地望著詭穀仔:"剛才藏書樓裡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還有張晨師弟一個人留在裡麵,不會有事吧?"
聽到這話,詭穀仔的目光鎖定在藏書樓上,嘴角帶著笑意:"沒事,我隻是有所感悟罷了。
"
接著,詭穀仔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繼續注視著藏書樓,臉上漸漸浮現出期待的表情。
結合張晨先前入定的狀態,他推測張晨或許有了新的領悟。
他對張晨帶來的驚喜充滿期待。
與此同時,藏書樓裡的張晨雖然正在修行,但對外界的變化卻了如指掌。
看到詭穀仔出現,他更加專注地沉浸在修煉之中。
他急於修行的原因在於藏書樓中浩然正氣十分充裕。
這座藏書樓蘊含著濃厚的浩然正氣,既來自儒家經典典籍,也與曆代賢者的遺存有關聯。
這種正氣一旦被引導激發,便會迅速充滿整個藏書樓。
張晨幾乎毫不費力地吸收了大量的浩然正氣,同時他的修為也在快速提升。
短時間內,他就將一部修煉至先天境界,即築基境界的水平。
不過,按照《浩然正氣決》的境界劃分,這仍然屬於第一境"格物境"。
這部共有四個境界:格物、致知、誠意、心正。
每個境界相當於另一部的兩個境界。
儘管剛剛踏入第一境,但其進展已經堪稱史無前例。
這一成果得益於張晨非凡的悟性以及藏書樓中豐富的浩然正氣。
隨著他境界的提升,吸納正氣的範圍擴大了一倍以上,異象也隨之從藏書樓向外擴散。
……
不久之後,小聖賢莊各處都顯現出了異象,儒家先賢遺留的浩然正氣開始向張晨聚集。
荀子授業之地,正氣充盈。
學堂之中,荀子正在講學,忽而止住話語。
他覺察到四周正氣湧動,神情驚疑,輕聲自語:“此乃何故?”
身為大宗師級儒者,雖未曾親曆正氣之境,卻對這氣息極為敏銳,如武者感知殺意般分明。
然而這般規模的正氣流轉,他前所未聞。
荀子凝神體悟周遭氣機變化,循著正氣流向望去,發現其儘向藏書閣聚集。
見狀,他眉心微蹙,暗忖:“此定是張晨所為。”
他迅速判定,這突現的異象必與張晨相關。
此刻眾人或在課堂或在書房,唯獨張晨可能置身藏書閣。
荀子心中疑雲更濃:“他究竟有何作為,竟引發如此異變?”
荀子聽聞與張晨有關,頓時焦躁不安。
他略作交代,隨即快步朝藏書閣趕去。
荀子匆匆離去,伏念、韓非等人心生疑惑,不知究竟發生何事。
此時,有人注意到:“怎會有風吹起?”
眾人環顧四周,果見先前靜謐的空氣已開始流動。
這幾日天氣本就燥熱,此刻突來一陣風,令人稍感清涼。
隱約間,風勢漸強。
殊不知,此風並非天成,實因張晨修習浩然正氣訣,致使小聖賢莊內正氣奔湧所致。
片刻後,荀子來到藏書閣前,恰逢詭穀仔立於門前。
荀子見詭穀仔凝視藏書閣,越發認定此事與張晨脫不了乾係。
他悄然靠近詭穀仔,欲探問詳情。
“詭穀老兒……”
話未出口,詭穀仔已示意噤聲。
荀子會意,以傳音入密問道:“這是何事?”
“莫非是那小子折騰出來的動靜?”
“他不是在看書嗎?怎聽起來像是在練功?”
詭穀仔嘴角含笑答曰:“讀書為何不能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