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來者像是從東方而來,飛行距離很遠。
得知這一情況後,東君微微皺眉。
起初,她也以為這是天宗為了引誘嬴政上山編造的“假仙人”說法。
現在的調查結果讓她不由自主地說出口:“難道真有仙人?”
想到自己的猜測,焱妃眉頭緊鎖,忍不住回頭眺望。
她抬頭望向終南山頂的方向,眼中滿是疑惑。
經過短暫思考,她心裡已經有了兩種選擇。
其一,親自登上終南山徹底調查。
但這樣做可能會惹惱天宗和北溟子。
作為陰陽家成員,她若私自調查天宗,難免會被視為不敬。
而且,關於仙人的傳聞發生地正是終南山,焱妃自然認為,即使確認仙人確實存在,此人也必定與天宗有關聯。
貿然行動同樣可能激怒天宗,因此這個選擇風險很大。
相比之下,另一個方案則完全不同。
既然從山腳村民那裡得知仙人來自何處,那她隻需沿著仙人禦劍飛來的路線,觀察飛行距離和來向。
或許這樣就能推斷出這位仙人的身份背景。
雖然這樣耗時耗力,但她經過反複權衡,最終還是決定嘗試。
心中默歎一聲:“若是因此事與道家天宗結怨,這並非我此行本意。”
“罷了……另尋他法吧。”
對此,東君亦感煩憂。
畢竟,她清楚北溟子的強大,連陰陽家的東皇太一都不敢輕易招惹。
她的修為雖佳,卻遠不足以與北溟子抗衡。
無論終南山是否真有仙人,北溟子的存在確鑿無疑。
為避免更大的爭端,她隻能走這條看似曲折的道路。
思慮已定,東君邁開腳步,施展絕妙輕功。
身如煙影,瞬間消失。
隨後,她離開終南山腳下,順著張晨禦劍的方向追尋線索。
與此同時,在天宗內。
張晨剛剛用完餐,正悠然閒坐。
他表麵與眾人談笑風生,實則神念已悄然察覺異狀。
念頭微動,他就洞悉了山腳下東君焱妃的舉動。
看清她的選擇後,他已然猜到對方的目的。
心中暗笑:“她竟用這種方式調查。”
“倒也有趣。”
想到此,張晨唇角輕揚。
其實,當他察覺嬴政前往終南山時,就知道東君也在探尋自己。
身為修真者,這種感知是本能。
當時東君尚未抵達終南山,他並未阻止。
後來借助神念探查,才明白她來的真正目的。
讓他驚訝的是,東君非常聰慧,選擇了反向追蹤,借以驗證“仙人”的真假,並追查仙人初現之地,進而推測自己的來曆。
想到這裡,張晨不禁讚歎:“東君焱妃果然厲害,陰陽家手段果然非凡。”
“我對她更加好奇了!”
儘管他如今仍在天宗,但早已謀劃下一步,打算遍訪諸子百家,研習經典,吸收智慧。
畢竟,他的目標是開創完整的修仙之道。
他對諸子百家典籍的領悟越深,觸發逆天悟性的幾率越大,獲取更高階修仙的機會也會增多。
這些領悟積累起來,他的修仙之路便會愈加完善。
在諸子百家之中,陰陽家的法術最接近“通天”之境。
見東君剛才展現出的“問”技,張晨興趣更濃。
但他並未急躁行事,而是低聲喃喃:“此事急不得。”
隨後,他決定先讀完道家天宗的藏書,再做打算。
既然對方尚未露麵,他便暫且擱置不理。
等對方查明回來,再作計議也為時不晚。
於是,張晨收回探查神念,讓東君繼續追尋。
接著,他對始終期待且恭敬望著他的嬴政說:“我下午要去心齋看書,現在午休時間,我可以給你解答些疑問。”
秦王政滿懷期待已久的心情,在此刻愈發激動。
他原以為張晨已將自己遺忘,但此話一出,他立即起身,畢恭畢敬地拜謝:“多謝師父!”
張晨微微頷首,緩步站起,隨後說道:“隨我來。”稍作停頓後,他又補了一句:“師傅與鯨鯢也一起吧。”
與此同時,他亦向北溟子辭彆:“前輩,我們先行告退。”話音剛落,張晨示意詭穀仔、鯨鯢、秦王政以及章邯聚於一處。
“嗡!”
張晨右手揮動間,一股無形的力量將眾人包裹。
隨即,他施展五行遁術,帶著詭穀仔、鯨鯢及秦王政瞬間消失無蹤。
北溟子目睹此景,神色複雜,甚至隱約流露些許幽怨,內心竟生出同行的願望。
曉夢對北溟子的心緒渾然不知,隻覺張晨再度使用五行遁術,愈發好奇,遂問北溟子此乃天宗何等秘技。
北溟子苦笑作答,稱並非天宗之術,言語中卻滿是對這遁術的濃厚興趣。
曉夢聽後愈加迷茫,無法理解這怎會不是天宗之技。
那麼,究竟如何呢?
曉夢滿麵疑惑地詢問北溟子:“可張晨自己提及,此法乃自心齋習得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北溟子聞言亦是一番震驚。
他嚴肅追問:“張晨當真如此講過?他說隱匿之術來自心齋?”
曉夢點頭證實。
這讓北溟子愈發不解。
他暗忖:“為何張晨要這般說?”
他推測道:“莫非他有意戲弄曉夢?”
“但他既有此修為與身份,似無需如此行事。”
“他為何堅稱此術源於心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