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無法與之相比_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9章 無法與之相比(1 / 2)

“然而王室日漸衰弱,曆經春秋戰國的動蕩。”

“如今戰亂已久,該到統一之時。”

“所謂分久必合,便是這個道理。”

聽完張晨的話,韓非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他未曾想到,張晨看待天下局勢時,並非局限於眼前的格局,而是以曆史的整體視角審視!

回顧過往,正如張晨所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思索至此,韓非又追問:“縱使天下需‘合’,難道就一定要由秦來完成這一使命嗎?”

張晨微微一笑:“於七國之中,自秦孝公之時,秦國借商鞅變法之力,積六代之功。”

“此乃奠定秦帝國根基之舉。”

現今,秦王嬴政胸懷雄心壯誌,憑種優勢,足以實現統一大業!

這一點,其餘六國皆無法與之相比。

韓非聽罷,下意識攥緊拳頭。

張晨的剖析確鑿無疑。

但他的心底依舊存有不甘之意。

於是據理力爭道:“這不過為當前局麵。”

“未來尚有諸多未知。”

張晨卻從容不迫地說:“這是我從時間長河裡目睹的未來。”

“並且,是在未受任何乾擾的情況下預見的。”

話音剛落,韓非雙目陡然收縮。

他驚愕地詢問:“時間長河?!”

荀子聽聞後深受觸動。

他原本以為張晨支持嬴政並助其一統天下,故而站在嬴政陣營,認定唯有他能達成目標。

可現在看來,情形似乎有所差異。

張晨或許是借助某種神秘手段預見了未來的局勢,從而判定嬴政能夠統一全國。

更為重要的是,就算張晨不出手相助,秦帝國的統一仍是不可避免的。

這是否表明秦帝國注定要一統天下,任何反抗都將徒勞無功?

荀子並不知曉,這並非張晨運用神秘力量窺探未來所得出的結論,而是因為張晨本就是一位來自未來的人,對秦帝國的發展曆程了然於胸。

而北溟子與詭穀仔早已聽聞張晨提及此事,所以並未感到意外。

此時,張晨淺笑而言:“我在時間長河中見到,秦朝統一天下之後僅僅維持了十五年便了。”

此言一出,連北溟子與詭穀仔也大吃一驚。

他們凝視著張晨的目光滿載著難以置信的情緒。

詭穀仔迫不及待地追問:“此話當真?既然你知曉秦帝國僅存十五年,為何還要助力嬴政?”

詭穀仔不解,為何張晨明明清楚秦帝國統一後的結局,卻仍然答應了嬴政拜師的要求。

此刻,韓非仿佛抓住了契機,隨即發問:“這是否意味著,嬴政並非天命所歸?”

張晨聽後,再次搖頭答道:“並非如此。”

“秦朝之所以快速興起,主要原因是嬴政英年早逝。”

“而非嬴政自身的過失。”

“實際上,嬴政雖登上皇位,但最終繼承皇位的並非六國貴族的後代,而是一介平民。”

“更加令人稱奇的是,由這位平民創建的王朝居然延續了整整四百年!”

“由此可見,統一乃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走向。”

韓非此時終於領悟了張晨的立場。

接著,他向張晨提出疑問:“那麼,你的意圖便是結束亂世,維係統一的局麵?”

儘管張晨深知秦朝難以長久存在,卻仍將嬴政列入門牆之列。

特彆是張晨最後所說的話,顯露出他內心深處對於天下統一的向往。

張晨聞言點頭道:“不錯。”

“你學識淵博,應當清楚這一點。”

“天下紛亂之時,得利的永遠是那些權臣貴族。”

“受苦的總是尋常百姓與士卒。”

“唯有早日實現統一,方能終結亂世,使平民獲益。”

“寧為太平之民,莫活亂世之中。”

韓非聽完後神色稍變。

他思索良久,開口道:“但如此行事,或許對其他六國的民眾不夠公允。”

“一旦秦帝統一,獲益的僅限秦國民眾,而非彆國之民。”

“這樣的統一,豈不是令彆國百姓淪為劣等?”

與此同時,荀子也以憂慮的眼神望著張晨。

畢竟,他們並非秦國人,無法如北溟子等人般保持冷靜。

倘若秦帝真能統一天下,按他們的想法,彆國百姓定會麵臨諸多苦難。

自古以來,勝者對敗者便是這般待遇。

其實,理解荀子等人的憂慮並非難事。

秦帝若要達成統一,必經一番大規模戰事。

縱使最終取勝,傷亡亦在所難免。

可以預見的是,那些因戰喪親的家庭,又怎能對“敵國”之人抱持善意?而作為秦帝的嬴政,他們認為他必然會偏袒本國子民。

似乎察覺到荀子和韓非的隱憂,張晨笑著答道:“若嬴政連這點都辦不到,那他也無資格成為我的。”

果然,韓非從這句話裡聽出了玄機。

至此,他心中疑惑儘釋。

既已成定局,且被征服之國不會受歧視,他又何必再去阻攔?更何況,還有張晨這位仙人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韓非聽得出,張晨確是在為天下蒼生考慮。

他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抑製不住歡喜地說道:“修煉浩然正氣訣後,我發覺自身內力有所增長。”


最新小说: 一世豪權,一世月明 滿門儘滅的宇智波沒有格局 [綜英美]哥譚鼠鼠人 校傲新世紀 我從地獄歸來 全球警報:天命反派出獄了! 雨夜狂風 都市乞丐小醫仙 都市冥王回歸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