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驅車前行。
等他走遠後,韓非問道:“他是蒙氏一族?”
高景斜眼看他:“你難道不知道,秦國蒙氏是姬姓?”
韓非茫然道:“那你又為何說起子姓蒙氏?”
“我不是說了嗎,隨便說說!”
高景懶得理他,自顧自看書。
終於明白,原著中蒙恬為何寫信給章邯,稱他為弟弟了。
大族難以承受戰亂,為避免滅族,常會分族、遷族,但這類事情必須秘密進行。
景山曾是宋國之地,齊楚魏三國瓜分宋國,但三國內並無蒙氏一族
總不能都死光了吧?
馬車內,韓非與高景正在討論如何在韓國推行變法。
韓非顯然主張以“法”治國,但高景卻有不同看法。
“亂世當用重典,這我明白,但這次韓國變法,並非為了強韓,而是為未來統一的華夏一族尋找一條生路!”
高景搖頭說:“需要法,但不能是‘苛法’,必須是‘仁法’!”
韓非也搖頭說:“‘仁法’?小師叔難道認為‘仁政’就能讓天下太平?”
高景清楚,韓非心裡另有打算,想著等韓國強大後繼續對抗秦國。
自然不會直接告訴他,所以高景隻是說:“‘仁政’不好嗎?”
韓非說:“你莫非忘了滕國和宋國?”
高景說:“你莫非忘了滕國與宋國?”
韓非笑道:“這兩國如今在哪裡?”
高景說:“諸侯混戰,滕宋兩國滅亡,是因為他們弱小,並不能因此否定他們的製度。”
韓非想了想,說:“這方麵我確實不了解,請小師叔指點。”
高景點頭說:“宋國在宋康王時推行‘王政’,東敗齊、南敗楚,一度重回‘春秋五霸’之列,正因如此,齊楚魏三國才聯手滅了宋國,瓜分其地。
即便如此,宋國的商丘、陶丘、彭城等地,仍是如今天下最富庶之地。
滕國是毫無疑問的小國,實行的是‘仁政’。
當年滕元公滕弘因國小,向孟子請教:滕國是個小國,夾在齊楚之間,該投靠哪一國?
孟子回答:謀劃這事不是我能力所及。若一定要說,隻有一條路:深挖護城河,加固城牆,與百姓共守城池,使百姓寧願獻出生命也不逃離,這樣就能行得通。
事實上滕元公也做到了這一點,以當時宋國的國力攻打滕國,就像如今秦國攻韓國一樣。
結果號稱‘五千乘之勁宋’的宋國,花了三年多才滅掉滕國,四代滕國國君死於城頭,滕城百姓無論男女,都奮力抵抗。
打完滕國後,宋國無力再攻齊國,也就給了齊楚魏三國聯手滅宋的機會。
如果韓國能做到滕國那樣,還會畏懼秦國嗎?”
韓非聽完,久久不語。
五天後,使團離開秦國,進入韓國境內。
又五天,抵達新鄭。
秦國的消息早已傳到韓國。
韓王果然很高興,連帶百姓也鬆了口氣。
此時韓王親自帶韓相在城門口迎接,規格極高!
四周聚集了不少百姓。
其他國家也沒什麼可說的,韓王此舉可解釋為迎接本國國相,而非向秦低頭。
高景剛下馬車,還未行禮,韓王便熱情地迎上前來,拉住他的胳膊,激動地說:“先生,寡人等你很久了!”
“快隨寡人入城進宮!”
說著便不由分說地拉著高景往前走,高景連行禮都來不及,隻能對其他官員笑了笑。
人群中,高景瞥見雪女、焰靈姬、紫女和弄玉的身影,沒來得及說話,隻能用眼神示意。
待韓王拉著高景離開,護衛隊也緊隨其後。
韓非這才從馬車裡探出頭,望著韓王一行的背影,苦笑著搖頭。
他是韓王親生兒子,卻被丟到秦國當人質,如今卻落得這般待遇?
“是不是想哭?”
紫女和弄玉緩步走來,雪女和焰靈姬沒有靠近。
紫女打趣道:“你可以去紫蘭軒哭一場。”
韓非無奈搖頭,道:“紫女姑娘,弄玉姑娘……沒想到還能再見麵。”
“是啊,我們也沒想到。”
紫女感歎:“他真把你活著帶回來了。”
弄玉笑道:“那位現在可是秦國上卿,馬上就要當韓國國相了!”
紫女笑道:“他一直對你有意思,要不姐姐送你去他那兒?”
弄玉臉一紅,仍針鋒相對:“姐姐願意陪嗎?”
“你這嘴,越來越厲害了!”紫女無奈地點了點她。
接著對韓非說:“我們的九公子打算去哪兒哭?紫蘭軒還是?”
韓非求饒地行禮,道:“還是去一趟王宮吧,小師叔此行目的是在韓國推行變法,我得去看看……”
“哥哥……”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一個身影直接衝了過來。
“紅蓮……”
“先生救我韓國啊!”
韓王與高景並肩而行,感慨道:“當年先生獻計,寡人猶豫不決,沒想到先生終究救了我韓國……寡人愧疚!”
“韓王多慮了。”
喜歡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請大家收藏:()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