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瞥向秦舞陽,沉穩回答:“此乃北地粗人,未睹大王威儀,故受震懾,還望大王寬恕。”
荊軻自始自終凝視著前方的地麵,避免與殿上眾臣,特彆是高景,有任何眼神交流。
嬴政微微一笑,對秦舞陽之事不再深究。
趙高適時吩咐:“快把燕國的督亢地圖呈上來。”
一名侍從迅速上台階,繞過水池,走向他們,欲取秦舞陽手中的地圖盒。
荊軻卻突然將手中錦盒交給侍從,自己接過地圖盒,說明:“督亢乃我燕國最豐饒之地,此圖詳儘記錄了所有關鍵地點與軍事布局,懇請大王容我親自解說。”
本應製止的昌平君羋啟,此刻沉默。
尉繚卻稍作猶豫,提醒:“大王請三思!”
若地圖藏有詭計,燕國使臣帶其入殿,已顯不軌之心,無需讓大王置身險境。
高景也有此念,正要開口,卻被嬴政打斷。
“按燕使所說。”嬴政決定,“呈上來。”
荊軻聞言微笑,跟隨捧著樊於期首級的侍從靠近王座。
秦舞陽依然低頭站立,身體顫抖,腦海中儘是高景的眼神。
錦盒內確實是樊於期的首級,但嬴政僅淡淡一瞥,便不再關注。
他更關注督亢地圖。
至於自身安危,有蓋聶和趙高在側,他無後顧之憂。
荊軻緩緩開啟地圖盒,取出一幅寬闊的地圖,置於嬴政麵前的桌上。
整個過程中,荊軻麵色如常,但內心殺意卻在平靜中悄然彙聚。
如湖麵平靜無波,然湖底卻暗流湧動,殺意騰騰。
名家刺殺之術,爆發前夕,即便殺意滔天,亦能深藏不露。
但這並非無人能覺。
至少,殿內的蓋聶、趙高、尉繚等人,都有所警覺。
蓋聶睜開眼,右手已悄然移至劍柄。
趙高挺直微彎的腰身。
尉繚腳步微動,向前邁出一步,瞥了一眼高景,又退回原位。
殿內氣氛瞬間緊張。
嬴政卻似渾然不覺,目光沉穩地注視著荊軻緩緩展開地圖。
荊軻一邊展開,一邊解說,語氣平穩,神色不變,直至地圖完全展開。
顯現!
一柄幽綠斷劍,劍身布滿扭曲血痕,一出現便散發駭人凶煞之氣。
屠龍之劍,殘紅!
即便是嬴政,也不由自主地後仰。
但此刻,殘紅劍尖已幾乎觸及嬴政咽喉!
快!
太快了!
猩紅劍氣,凶厲殘劍,決絕劍客……
“鐺——”
一聲清脆劍鳴響起。
青銅劍乍現,攔下了致命一擊,乃蓋聶所為,雙手緊握劍柄,卻僅能勉強抵禦殘紅劍的鋒芒。
趙高手化利爪,指甲變利刃,直逼荊軻心脈。
“鐺!”蓋聶之劍瞬間碎裂,殘紅劍稍頓,隨即再向嬴政刺去。
荊軻氣勢如虹,左手揮掌,迎擊趙高。雙掌交鋒,趙高退一步,再攻已遲。
嬴政咽喉幾感寒意,眾人皆驚,未料荊軻劍意如此決絕。
“大膽!”
突聞冷喝,如雷鳴炸響,秦舞陽吐血倒地,荊軻亦心神搖曳,氣勢頓散。
殘紅劍凝滯,再難落下。
“放手!”
又一聲怒斥,大殿震顫,群臣搖晃,荊軻腳軟跌倒,殘紅劍脫手。
嬴政得蓋聶護佑,瞥視台階下高景,嘴角含笑,抽出天問劍,指荊軻,冷言:“殺!”
蓋聶應聲,揮殘紅劍,劃血弧,無聲割喉。
荊軻捂喉,目視高景,無恨無怨,唯有頓悟。
唇微動,呢喃:“原來……此即浩然之氣。”
高景之喝,令荊軻瞬悟浩然真諦。腦海中浮現戰國百姓之苦,亡魂之哀。
終有人能止戰亂,賜民安寧,豈可死於暗刺?
百姓之望,豈能毀於我手?
於是,劍落,氣散。
荊軻為何而來?燕太子丹之私仇?遊俠之匹夫義?
非高景一言令其釋劍,實為悟其後果,自我放下。
荊軻與秦舞陽皆已身亡。
荊軻的那一擊,仍震撼秦國朝堂,大臣們怒不可遏。
“大王,燕國心懷不軌,臣滅燕!”王翦毅然出列,堅決請戰。
“大王,我等懇請大王滅燕!”群臣齊跪,怒聲附和。
高景略作遲疑,亦道:“大王,請將滅燕重任,交予微臣。”
鑒於朝堂之怒,若他人領兵,恐燕民遭殃。
嬴政卻如未聞,仍專注審視督亢地圖。
良久,方道:“滅燕之事,便由大良造負責。”
高景眼中閃過喜色,領命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