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慶點頭:“先生命我聽從你的。”
扶蘇點頭,輕聲自語:“十八弟……”
……
此次計劃,昌平君羋啟主導,農家與墨家響應。
高景向馬車內的贏陰嫚闡明:“農家已被齊室暗中控製,與昌平君合謀反秦。墨家新矩子乃昔日燕國太子丹,他全力支持一切反秦行動。”
贏陰嫚問:“他們的意圖何在?”
高景笑道:“意在攪亂潁川。陳地之變已斷秦軍退路,若潁川再亂,李信的二十萬大軍將被困楚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贏陰嫚驚道:“那我大秦軍隊豈不危矣?”
焱妃微笑:“公主勿憂,君上早有察覺,怎會置秦軍於險境?”
“緋煙真是聰慧!”高景讚道,“不僅我知,大王亦明,趙高的羅網亦是。我們隻是佯裝不知,順水推舟。”
“順水推舟?”贏陰嫚不解。
高景解釋:“大王欲讓昌平君等叛秦之人自露馬腳,趙高則為十八世子胡亥籌謀。昌平君反,扶蘇必受牽連,加之潁川之亂,胡亥可借此平亂,扶蘇便與王位無緣。至於我,天下一統在即,潁川當歸秦,頑固之徒,留之無益。”
贏陰嫚似懂非懂,不再追問:“那接下來無事了吧?”
高景略作思量:“楚國戰事與我們無涉,但接下來恐有幾次刺殺……你怕嗎?”
贏陰嫚昂首:“有夫君在,我不怕!”
高景輕撫她的臉:“好,這次讓你見識為夫的手段……緋煙,你保護好陰嫚即可。”
焱妃溫柔點頭:“奴靜待君上英姿!”
……
馬車受阻。
趙高車內,透簾望見攔路者,目光聚焦於對方手中之劍,訝異道:“驚鯢?”
驚鯢抱拳:“原羅網天字,驚鯢,見過首領。”
趙高沉默片刻,似有所悟,笑道:“大良造遣你來阻我?”
羅網六劍士圍上,驚鯢從容不迫:“他隻讓我來傳話,與其內鬥,不如聯手對外。”
趙高思索:“這不公平,潁川軍乃大良造親訓,千人可破三萬,戰力超群!”
驚鯢擲出一枚虎符:“此乃潁川軍一萬五千人之調兵符。”
趙高接過,沉默後道:“大良造之命,趙高豈敢不從?”
驚鯢一笑傾城,對六劍士道:“他問你們,想不想換一種活法?”
“大膽!”
趙高怒容滿麵,神色難辨。
六沉默不語,眼中卻閃過一絲異樣。
驚鯢僅拱手示意,隨即轉身離去。
高景所乘馬車被六人團團圍住,密不透風。
這六人皆是年過半百的男子,身形各異,身著樸素灰衣,手持各式武器:重劍、木尺、鐮刀、古琴,還有兩人赤手空拳。
他們各自腰間、頸項或手臂,皆佩戴著象征農家六堂堂主身份的七星珠草。
高景端坐車中,目光掃視一圈,笑道:“難得啊,連農家的前輩們都請動了。”
焱妃自車內探頭而出,立於高景身側,神色凝重。
“安心。”
高景笑著握住她的手,“護好陰嫚便是。”
焱妃略作遲疑,終是退回車內。
持木尺者率先開口:“高景先生所著《天工開物》之《乃粒》篇,惠及天下農人。若先生能加入農家,俠魁之位定當歸屬。隻可惜,俠魁令已下,我等不得不從!”
高景不予理會,轉而望向外圍三人:“你們三位呢?”
侏儒拱手道:“農家朱家,見過高景先生。無奈俠魁令至,不得不來。”
中年漢子亦拱手:“農家司徒萬裡,見過高景先生。稍後若有得罪,還望海涵。”
老者沉思片刻,言道:“老朽風胡子,機緣巧合至此,大良造莫要在意。”
高景詫異望向風胡子:“楚國的相劍大師?莫非是為觀劍而來?”
風胡子拱手:“若能得見……”
“那便在一旁觀看吧。”
高景打斷他,緩緩下車,整理腰間輕呂劍,“農家的地澤二十四大陣,我亦久聞大名!”
地澤二十四大陣,乃農家精煉而成的強大群戰陣法。
相傳此陣由炎帝神農氏根據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所悟,並以節氣命名。
原用於指導農家記錄農耕時節,後神農氏從中悟出生死變化之道,演化出一套精妙武學。此陣法隻需兩人以上便可施展,人數愈多,威力愈強。
雖言二十四人各守其位,可困絕頂高手,此說或有誇大,但數百人布陣,確能抗衡乃至圍殺頂尖高手。
即便人數不足二十四,四人以上亦可布成完整陣法,無明顯破綻。
六位農家前任堂主此刻齊聚,足以發動地澤大陣的威力。
高景手扶劍柄,傲然挺立,其風采令在場的六位前任堂主心中暗自佩服,以至於猶豫不決,不敢率先發難。
突然,持大劍者大聲喝道:“地澤滋養萬物,神農精神永存!”
其餘五人迅速響應,齊聲高呼:“王侯將相,豈有天定!”
緊接著,六人身上綻放出青、紅、黃、藍、黑、白六色真氣光芒,原本分散的氣息開始交融彙聚,形成一個整體。
這便是農家的地澤二十四大陣!
陣中人的氣息相連,多位一體,麵對其中任何一人,都如同麵對全體。六大堂主的功力疊加,威力堪比擁有三百年修為的強者。
尤為關鍵的是,這種疊加並非簡單相加,而是呈幾何級增長,相當於同時麵對三十六位農家堂主。
當然,這隻是理論上的數值,實際戰力並未如此驚人。
喜歡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請大家收藏:()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