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公投這個機製如果被濫用,先例一開、規矩一破,其他地區紛紛效仿,變成國際常態的話——那有一天,會不會也被用到我們東方大國自己頭上?比如說,海峽對岸?
所以,公投的結果,絕對不能承認。
陳今朝如今已躋身核心決策層,手握軍工與工業兩大重任,他能給出的回應,隻能是: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
但很明顯,他這個回答,電話那頭的“硬漢”並不滿意。
“硬漢”眉頭一皺,就能感受到他聽完陳今朝回複之後的複雜心情。
其實也能理解。
他既然主動打來這通電話,就是有所求的。
其實也沒有彆的什麼特彆的想法,無非就是想提前跟大家通通氣,讓大家對這件事情有個了解,順便再討個支持罷了。
最好,還能換來東方大國搖旗呐喊、兩肋插刀那樣的力挺。
但顯然,“硬漢”什麼明確的承諾都沒得到。
甚至這一刻,他心裡可能還湧起一種“我跟你關係這麼好、以前沒少幫你,現在我遇到事了,你卻躲了”的背叛感。
“我就直說了吧……”
“你等等,先彆急嘛!在正式開始之前呢,我想先給你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雖然不長,但卻蘊含著一些深刻的道理哦。”
“什麼故事?”
“硬漢”原本打算打開天窗說亮話,卻被陳今朝打斷了。
這讓他不由得也生出了一絲好奇。
“這故事挺簡單的,甚至都算不上是個‘故事’。”
“其實就是我們國內最近的一則新聞。”
“講的是有個女子的家人突然發病,她看到剛好附近停著一輛救護車,就跑過去想借除顫儀用。”
“但按照規定,救護車上的醫療設備一律不準外借。醫護人員也沒辦法,隻能指了指車後,很遺憾地告訴她:不能借。”
“結果那女子情緒非常激動,一直大喊‘為什麼不能借?人快不行了!’……”
“後來這事兒上了新聞,在國內引起了很大討論。”
“你說,這事兒有沒有意思?”
陳今朝講的這個小故事,明顯話裡有話,信息量不小。
可以說,借著這個看似簡單的小故事,他把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
“硬漢”當然也聽懂了。
不管這裡麵有幾層意思,他至少明白了陳今朝最想表達的那一層——當你希望彆人為你破例的時候,你得自己先做那個“壞人”。
規矩不是不能破。
陳今朝,或者說東方大國,也可以保持沉默、不明確反對。
但“硬漢”不能既想打破規則,又指望彆人替他承擔後果。
這也是陳今朝對“硬漢”還沒說出口的計劃,所表達的態度。
就像家裡老人去世,家人去銀行取錢,本來直接拿存折取走就完事了,卻非要說一句“老人已經不在了”。
那完了,銀行櫃員就隻能走遺產繼承的複雜流程了。
“果然……還是瞞不過你。”
“硬漢”聽完,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語氣中也帶了些許感歎。
他明白了,陳今朝早就猜到了他想乾什麼。
甚至在他還沒開口之前,就連後續可能的影響都考慮進去了。
“你不就是想要克裡米亞嘛!”
陳今朝乾脆替他說破了心思。
其實這並不難猜。
“硬漢”一提到“公投”,陳今朝就意識到:他是看到東方大國在俾路支衝突中壓製了美方,連101空中突擊師都吃了虧,就覺得西方軍力不過如此。
東方大國能打通中巴經濟走廊、拿下瓜達爾港,那他大毛也可以!克裡米亞,也能成為他們的“瓜達爾港”。
但問題在於,克裡米亞的性質完全不同,大毛也不是東方大國。
對於克裡米亞這個問題,陳今朝既不好明確表態,也確實感到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