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縷曙光艱難地穿透晨霧,灑在這片貧瘠卻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時,我的一家人早已忙碌開來。
爹離世後,生活的重擔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肩頭,然而,蓋一座寬敞明亮的房子,這個在心底紮根已久的夢想,卻如同一束熾熱的光,引領著他們砥礪前行。
大哥從鹽場帶回寶貴的築壩經驗,此刻正如同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有條不紊地指導著房屋的基礎建設。
鹽場的烈日曾在他的皮膚上留下一道道古銅色的印記,那些在鹽田間負重前行的日子,賦予了他堅韌不拔的意誌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他蹲下身子,用粗糙的手指在地麵上比劃著,聲音洪亮而堅定:“這地基,就像咱們做人的根基,一定要打得又深又穩,往後的日子才能經得起風雨的考驗!”
二哥推著那輛陪伴了他無數個日夜的小車,在崎嶇的小路上來回穿梭。
車輪與地麵摩擦發出的吱呀聲,仿佛是一首激昂的勞動號子。他的額頭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每一滴都折射出他對家庭的責任與擔當。
一趟趟運送建築材料,沉重的負荷讓他的腳步略顯蹣跚,但他的眼神卻始終堅定如磐,仿佛在訴說:隻要小車不倒,希望就不會滅。
三哥憑借在副業工坊裡練就的精湛手藝,在搭建房屋框架的過程中如魚得水。
他手中的工具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敲擊、每一次丈量,都精準無誤。那些在工坊裡精心打造手工製品的時光,不僅磨練了他的技藝,更培養了他精益求精的品質。此刻,他專注的眼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夢想的輪廓。
四哥用賣海鮮換來的錢,購置了部分不可或缺的建築材料。
那些在小海的冰冷海水中摸爬滾打的日子,換來了沉甸甸的收獲,也為夢想添上了關鍵的一塊拚圖。他望著嶄新的材料,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在新房裡幸福生活的場景。
五哥趕著牛車,“嘎吱嘎吱”的車輪聲在寂靜的田野間回蕩。
牛車上裝載著沉重的石塊,每一塊都承載著對未來的憧憬。五哥與老牛之間那份深厚的默契,在這一刻發揮得淋漓儘致。
老牛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份重要的使命,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夢想的方向前行。
大姐和二姐則如同勤勞的蜜蜂,在家中精心準備飯菜,照顧著大家的飲食起居。
廚房中升騰起的嫋嫋炊煙,彌漫著家的溫暖與甜蜜。飯菜的香氣如同一隻無形的手,撫慰著每一個疲憊的心靈,讓大家在辛勤勞作之餘,感受到家的力量。
在全家人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六間瓦房雖然如同一座拔地而起的豐碑,傲然矗立在村莊的南麵。
一家人站在新房前,眼中滿是喜悅與自豪。那潔白的牆壁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仿佛是他們奮鬥的勳章;那整齊的房瓦排列有序,如同戰士們莊嚴的隊列,守護著這個來之不易的家。
但我的娘並不滿足現狀,便和我的哥哥們商議,計劃在院子裡和院子外種栽樹,樹大了還可以賣錢的想法一一托出,這個建議得到了我哥哥姐姐們的一致同意。
那時候沒有賣樹苗的,就到處在溝壑裡挖小樹苗栽,種柳樹不用費事,去彆人家說樹上樹上砍幾根柳棍,埋到地裡澆上水,一栽就活,特彆潑辣。
用不了幾年時間,房子的後麵,將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小樹林。柳樹、楊樹、春樹和槐樹在那裡紮根生長。
房子的西側,一條清澈的小河蜿蜒而過。靠近牆邊的幾棵柳樹,將它們長長的枝條垂落在水麵上,隨著微風輕輕搖曳,仿佛在與河水竊竊私語。
房子的西北角,有一口古老的水井。這口井,是一家人生活的水源,也是村裡人的生命之泉。井口用石頭砌成,上麵架著一個簡單的轆轤。
房子的東側,是一條通往外界的小路。
這條小路,見證了一家人的出行與歸來,也見證了村裡的變遷與發展。清晨,太陽剛剛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小路上,小路上便響起了人們的腳步聲和馬車的鈴鐺聲。
家中的院子裡,幾棵梧桐樹整齊地排列著,像一把把巨大的綠傘,為院子帶來了一片清涼。
夏日的午後,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畫。王良和家人會在梧桐樹下乘涼,聽父親講述那些古老的故事。
梧桐樹的葉子寬大茂密,微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那聲音如同時光的低語,在空氣中緩緩流淌。
靠近廁所的地方,栽著一棵無花果樹。這棵無花果樹,是我童年的美味寶庫。
每到夏天,樹上便掛滿了綠色的果實,隨著時間的推移,果實逐漸變得成熟,變成了深紫色。
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爬上樹,摘下那些香甜的無花果,塞進嘴裡,享受著那甜蜜的滋味。
無花果的果肉軟糯多汁,香氣四溢,讓人回味無窮,那甜味如同蜜罐裡的瓊漿,流淌在舌尖,溫暖了整個童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院子的西南角,豬圈牆外栽著一棵蓮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