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裡的機器聲稀稀拉拉,工人們心思早飛到了年貨市場,隻有侯副部長的辦公室還亮著燈,隱約傳來翻賬本的窸窣聲。
我揣著考勤表走過去時,正撞見他把一遝紅包塞進抽屜,鎖舌“哢噠”一聲合上,像咬碎了什麼隱秘的心事。
“侯師傅,今年的獎金……”我話沒說完,他就背過身去撣工裝下擺的灰,語氣像結了冰的水管:“財務還沒批下來,急什麼?”
可上周我去財務室報銷差旅費,張會計偷偷往我手裡塞了張紙條,上麵用鉛筆寫著“侯已於12月20日領走全體員工獎金”,字跡被眼淚洇得發藍。
推開老板辦公室的門時,他正對著東營項目的圖紙出神,窗台上的仙人球開著朵蔫黃的花。
我把考勤表放在桌上,指尖在“全年滿勤”四個字上頓了頓:“老板,有件事……”話沒說完,老板抬頭看我,眼裡的紅血絲像荒灘上的裂紋:“是不是獎金的事?”
他沒等我回答,抓起電話就撥了出去,聽筒裡傳來忙音的瞬間,他的指關節捏得發白。
第三次撥號才通,侯副部長的聲音裹著諂媚的笑鑽出來:“老板,您找我?”
“老王的獎金為何沒有發給他?”老板的聲音突然炸響,震得桌上的茶杯蓋跳了跳,
“你可是都從財務領走了,賬本我剛看過。你給我一個交代,否則把你的獎金也扣去,一分都彆想拿!”
電話線那頭沉默了片刻,接著是慌亂的辯解:“我馬上給他,馬上!這幾天忙年底盤點,忘了給他送去,老板您彆生氣……”
“少廢話。”老板“啪”地掛了電話,轉身從抽屜裡摸出個信封推過來,牛皮紙邊緣磨得發毛,“這裡是你的獎金,他那份我讓財務扣下來了。”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廠區的屋頂蓋得發白,“這人啊,心眼太窄就裝不下事,你彆往心裡去。”
我捏著信封的手微微發顫,紙張的粗糙感混著指尖的暖意,像握著塊剛從爐子裡取出來的烙鐵。
“謝謝老板了。”話出口時才發現喉嚨發緊,車間裡突然傳來鞭炮聲,大概是哪個班組在提前慶祝,細碎的響聲裡,侯副部長的身影出現在樓下,正縮著脖子往財務室跑,像隻被驚飛的灰雀。
掛了電話走出辦公樓,雪片落在臉上化得冰涼。
老陳帶著三個夥計站在料場邊,手裡捧著剛包好的餃子,蒸汽在他們眉骨凝成白霜。
“經理,我們估摸著您該來這事。”李師傅往我手裡塞了雙筷子,“侯師傅扣咱們的高溫補貼時,就知道他遲早要栽。”
遠處的鞭炮聲又響起來,紅紙屑在雪地裡炸開點點火星。我望著東營項目的設備清單,突然覺得心裡那塊被克扣獎金壓出的褶皺,正被這突如其來的暖意熨得平整——有些虧欠或許會遲到,但公道從來不會在風雪裡迷路。
雖說大夥兒平日裡一口一個“經理”“廠長”地叫著,聽著挺有派頭,但我心裡清楚,咱這廠子說大不大,攏共就二十六號人。
可彆瞧著人少,真忙起來的時候,每個人腳不沾地都是常態,畢竟手裡的活兒實在不少,光是主要業務就有三項,哪一項都得實打實操心。
先說說生產保溫管吧。這活兒看著不算最複雜,但講究的是精細和規範。
從原材料進場就得盯著,保溫材料的密度、導熱係數都得符合標準,一點馬虎不得。切割、纏繞、發泡,每一道工序都得跟上進度,還得保證質量。
有時候客戶催得緊,車間裡的機器就得連軸轉,工人們輪班倒,我也得在旁邊盯著,生怕哪個環節出點岔子。
畢竟這保溫管是要用到各種管道保溫工程上的,質量不過關,不僅砸了廠子的招牌,還可能給客戶帶來安全隱患,那可擔當不起。
再就是外出工地補口。這活兒可比在廠裡生產辛苦多了,完全看天吃飯。
保溫管在工地連接的地方,得做好補口處理,不然熱量流失不說,還容易受潮損壞。
工人們得背著工具,在工地上來回奔波,有時候是在暴曬的露天場地,有時候是在狹窄的地溝裡,環境彆提多惡劣了。
遇到刮風下雨的天氣,更是難上加難,既要保證補口的密封性,又得注意自身安全。
我時常得跟著去工地看看,協調各方的進度,解決現場遇到的突發問題,比如材料不夠了,或者補口的工藝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天跑下來,渾身都是土,累得隻想癱在椅子上。
要說最讓人費神的,還得是生產生物質顆粒。這活兒工序最多,一環扣一環,哪一環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的成品質量。
首先是過篩子。原材料大多是秸稈、木屑之類的,裡麵難免會混進一些雜質,比如小石子、金屬碎片,還有一些比較大的硬塊。
過篩子就是要把這些東西都篩出去,不然不僅會影響顆粒的純度,還可能損壞後麵的機器。篩子得定期清理,不然篩孔被堵住了,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時候原材料比較潮濕,還會結塊,工人們就得用工具把結塊敲碎了再篩,光是這一步,就夠忙活的。
過了篩子,接下來就是烘乾。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必須控製在合適的範圍內,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
水分太高,壓製成顆粒的時候容易粘連,成型效果不好;水分太低,原材料又太脆,容易碎,同樣影響顆粒的質量。
烘乾設備得時刻盯著,溫度、濕度都要精準控製。有時候一批原材料的水分不均勻,還得分批烘乾,反複測量,確保每一份材料都達標。烘乾後的材料還得冷卻一下,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這期間也得小心,彆讓材料再次受潮。
最後就是進入顆粒機壓製成型了。這可是整個生產過程的關鍵一步。
材料進入顆粒機後,通過模具被擠壓成圓柱形的顆粒,出來的時候還帶著溫度。
得檢查顆粒的硬度、長度是否符合標準,有沒有出現斷裂、變形的情況。顆粒機的模具和壓輪是易損件,得經常檢查磨損情況,及時更換,不然生產出來的顆粒質量就會不穩定。
有時候材料的配比不合適,還得調整配方,反複試驗,直到生產出合格的顆粒。
你看,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廠子,二十六個人要撐起這三項工作,每天都跟打仗一樣。
但看著產品一批批生產出來,客戶滿意的反饋傳來,心裡還是挺踏實的。雖然累點,但這就是咱的營生,得好好乾不是?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