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水試試,說不定能融化一部分。”李碩士提議道。
我們立刻燒了一大桶熱水,把管路豎起來,將熱水緩緩倒入管內,同時不斷轉動管路,讓熱水充分接觸結晶。
熱水順著管路流下,冒著熱氣,可即便如此,那些頑固的結晶還是沒什麼變化,用手摸管路外壁,依舊能感覺到裡麵硬塊的存在。
“熱水不管用啊,這結晶也太頑固了。”我有些著急地說。
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生產還在等著恢複,我咬了咬牙,找來一把鐵錘和一根細長的鐵棍。
“隻能用蠻力敲了,小心點彆把管路敲壞。”我對李碩士說,然後雙手握著鐵錘,讓李碩士扶著管路,對準管路內結晶較厚的地方,輕輕敲了幾下。
可結晶實在太硬,輕輕敲打根本沒效果。我深吸一口氣,加大了力度,鐵錘“砰砰”地敲在管路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震得我手都有些發麻。
每敲幾下,我就停下來,用鐵棍伸進管路裡捅一捅,看看結晶有沒有鬆動。
一開始,結晶隻是掉下來一些碎屑,可隨著敲打不斷進行,“嘩啦”一聲,一塊較大的藍色結晶從管路裡掉了出來,砸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我們心裡一喜,繼續順著管路敲擊,一塊塊結晶陸續被震下來,紅褐色的碎屑在地上堆了一小堆。
就這樣,敲一會兒、捅一會兒,再用高壓水槍衝洗一下,反複幾次後,管路內壁的結晶終於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我們拿著管路對著光看了看,確認內壁已經光滑,沒有殘留的結晶,這才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重新安裝管路。我們小心翼翼地將管路對準接口,李碩士扶著管路,我則拿著扳手,逐一擰緊螺栓,確保每個接口都密封嚴實,防止溶液泄漏。
當最後一顆螺栓擰緊,我們打開輸送泵,看著氧化鐵溶液順暢地通過管路,緩緩流入反應釜,兩人臉上都露出了疲憊卻欣慰的笑容。
此時,車間裡的高溫依舊讓人難受,可看著恢複正常的生產流程,之前清理結晶的辛苦,仿佛都被這順暢的溶液帶走了。
當反應釜內的氧化反應順利完成,釜內的物料便到了轉移至儲存罐的環節。
這一步看似簡單,卻藏著不少講究,尤其是調節閥門的過程,絲毫馬虎不得。我和操作工站在反應釜與儲存罐之間的管路旁,盯著那四個關鍵閥門,準備開始操作。
第一個要調的是反應釜的出料閥。
我先檢查了閥門的密封狀態,確認沒有泄漏後,才示意操作工緩慢轉動閥門手柄。
“慢一點,彆開太快,防止物料衝擊管路。”我叮囑道。
隨著閥門逐漸打開,反應釜內的物料順著管路緩緩流向中間的緩衝閥,我盯著管路外壁的流量計,看著數值穩定在合理範圍,才放心地點點頭。
接著是調節緩衝閥。
這個閥門的作用是控製物料流速,避免流速過快導致儲存罐內物料飛濺,也防止流速過慢影響轉移效率。
我俯身看著緩衝閥上的刻度,一邊指導操作工轉動手柄,一邊觀察管路內物料的流動狀態,“再調大一點,保持這個流速,彆讓它忽快忽慢。”
直到物料以平穩的速度通過緩衝閥,朝著儲存罐方向流動,我才停止了對緩衝閥的調節。
第三個閥門是儲存罐的進料閥。
在物料到達儲存罐前,我們早已提前檢查了儲存罐的空罐狀態,確保罐內乾淨無雜質。操作工慢慢打開進料閥,我則站在儲存罐旁,透過罐頂的觀察口看著物料緩緩流入。
“注意觀察液位,彆超過安全刻度。”我提醒道。
隨著物料不斷注入,儲存罐內的液位逐漸上升,每上升一段距離,我們就記錄一次數據,確保物料轉移量精準符合預期。
最後調節的是回料閥,這個閥門主要用於應對物料轉移過程中的突發情況,比如管路堵塞或流速異常時,可通過回料閥將物料導回反應釜,避免浪費和故障。
在整個轉移過程中,我一直留意著回料閥的狀態,確保它處於關閉但可隨時開啟的狀態,直到所有物料順利轉移至儲存罐,確認無任何異常後,才和操作工一起依次關閉了出料閥、緩衝閥、進料閥,最後將回料閥鎖定在關閉位置,完成了四個閥門的調節操作。
物料全部打入儲存罐後,並非立刻進行下一步處理,而是需要等待沉澱。
沉澱的過程考驗著耐心,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到儲存罐旁,透過觀察口查看罐內物料的沉澱情況。
剛開始,罐內的物料還比較渾濁,懸浮著細小的顆粒,隨著時間推移,那些顆粒慢慢下沉,罐內的液體逐漸變得清澈,上下分層越來越明顯——下層是濃稠的物料,上層則是相對清澈的水層。
等沉澱達到預期效果後,就該利用恒吸現象抽調儲存罐內的大部分水了。
我們先檢查了恒吸裝置的密封性和連接狀態,確保裝置正常運行。
接著,將恒吸管的一端緩慢插入儲存罐的水層,另一端連接到排水管道。由於恒吸現象的作用,儲存罐內的水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順著恒吸管自動流向排水管道,無需額外動力。
在抽水過程中,我一直守在儲存罐旁,密切關注著罐內的液位變化,尤其是水層與物料層的分界線。
“注意控製抽水速度,彆抽到下層的物料。”我對負責操作的同事說。
隨著水不斷被抽出,儲存罐內的水層逐漸變薄,當水位接近物料層時,我立刻示意同事減緩抽水速度,一點點將剩餘的水抽儘,直到隻留下下層濃稠的物料。
抽水結束後,我們再次檢查了儲存罐內的情況,確認沒有抽到物料,也沒有殘留過多水分,才關閉了恒吸裝置的閥門,完成了整個物料轉移和抽水流程。
每一個步驟,從調節四個閥門到等待沉澱,再到利用恒吸現象抽水,都需要細致入微的操作和耐心的觀察,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後續生產環節的順利進行,為產出合格產品提供保障。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