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者不講過去,隻講記得誰。
編號不是身份證,而是一種“被記得”的方式。
我用了整整三天時間,把療養組裡所有瘋者的行為軌跡、睡眠時間、飯前動作、排泄習慣、哼唱節奏、夢話碎語,一一記錄下來。
我不是在“調查”,而是在“識彆”。
瘋人世界的“身份”,不是靠名字,不是靠工號。
而是靠一個瘋者在一段混亂時空中留下的“重複”。
第一天早上,我守在飯堂門口,從六點到七點,觀察每一位瘋者的取餐流程。
老黃總是拿完飯後,在第三排靠左第二張桌子坐下,然後敲桌三下,再喝第一口湯。
吳秋葉取飯時從不看人,眼神始終盯在食堂天花板那個老舊吊燈上,仿佛那裡藏著答案。
馬舌隻取米飯,從不拿菜,每天早上都用飯粒捏一個橢圓形,貼在餐盤最邊緣。
這些行為,在正常人看來是“習慣”,在係統眼中是“瘋癲”。
但我知道,這些是“身份圖譜”。
我按瘋者語法設定了六個行為識彆點:
固定行為:每日固定重複的某項具體動作;
睡前語:夢前哼唱的音調或重複詞;
避讓軌跡:行走中刻意避開的點位;
手指節律:無意識中敲打、捏揉的節奏;
編號殘語:偶爾說出口的半段編號;
非邏輯圖:瘋者獨自在牆角或紙上畫的圖形。
我在“瘋者通道”底層找到的那本圖冊,成了我編碼的底稿。
三天後,一份手寫名單出爐:
療養組編號映射表草稿)
圖靈者|行為代號:三點敲節|編號:q019疑似注銷)
滑軌人|每日繞過西門裂縫五厘米|編號:qk011
囈語女|睡前重複“123、321”|編號:qs045
紅衣瘋童|晨間畫三角圖形於地磚|編號:qj008
灰牆站者|每日定點靠牆兩小時無言|編號:無記錄014係統標黃)
指縫敲客|左手中指與食指敲擊一三二節奏|編號:疑似qt033
顫音者|低聲唱《南山謠》副歌首句|編號:qz006
001瘋者起始)
……
目前共整理27人,16人與係統“注銷表”高度匹配,5人為“已異常標紅”,其餘6人無任何記錄。
我將這份名單藏入瘋者通道底層那個鏽箱裡,並刻上標記:
“瘋者編號存此,記得者即生者。”
那天傍晚,鄭天柱看了我一眼,低聲道:“你瘋得太快了。”
“再這樣下去,你會被係統‘直接瘋定’。”
我問:“什麼是‘瘋定’?”
他望著窗外——那扇永遠封死的舊窗。
“係統每五天審核一次療養組,篩查行為曲線偏差。”
“行為太‘規則’的,會被懷疑假瘋,送精神中心。”
“行為太‘亂’的,會被認定‘徹底癲瘋’,送焚線。”
“剩下的——繼續留著。”
“瘋者,不是瘋得徹底才安全。”
“是瘋得‘適度’。”
我低頭,看著手中那張編號映射圖。
這張圖……太“正常”。
我太“像個分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