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分村的事情,西村的積極性比東村還高。
尤其是刁旺啟,這幾天也一直在縣裡找人、托關係,那高昂的積極性,比給他兒子找媳婦還高。
許關樂得輕鬆,這幾天除了去醫院照顧大哥,就是準備分村之後要做的事情。
村醫院、村食堂要提前開始建,這是比較急迫的,其他可以往後再稍稍。
這些工程都交給了堂哥許立,對於堂哥這種手下隻有二三十人的小包工頭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大活了,足夠忙活好久了。
以後還可以讓堂哥多招一些人,以後村裡的工程還多著呢。
另外,許關優先要解決的就是魚塘的問題,賺不賺錢是其次,主要這是大哥的心血。
大哥為了村裡致富開挖魚塘確實有稍許的激進,但是如果沒人搞破壞、拖後腿的話,基本上是能夠賺錢的,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之前魚塘在刁玉坤之流的陰謀算計之下,前功儘棄,許關必須幫大哥把損失和威信都找回來。
讓大家知道,養魚是沒有問題的,之前虧錢是天災,也是人禍,和大哥的決策無關。
以前,都是大哥護著自己,現在,他許關也要護著大哥一次。
希望大哥醒來之後,能給他一個驚喜,和一份安慰。
河陽縣處於溫帶,是大陸性氣候,全年降雨不多,並非所謂的魚米之鄉。
養普通的魚不僅不好找銷路,而且賣不上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許關就沒有想過按部就班地養魚、賣魚。
他想到的是開釣魚場,不但可以解決賣魚的問題,還可以以釣場為紐帶,宣傳和帶動村裡其他的產業。
許關雖然沒有開過釣場,但不影響,他完全不擔心盈利的問題,就算虧錢也沒有關係。
很多釣魚場之所以難以盈利,缺少穩定的客源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魚的成本高。
放得魚多了,成本太高,甚至導致成本失控。
放得魚少了,釣客體驗不好,漸漸就不來了。
怎麼在成本和釣客體驗之間取得平衡,是大部分釣場的盈利關鍵。
但許關這裡不存在這個難題,甚至都不是個問題。
這幾天,許關都在用基因剪映研發他的大殺器,速生魚。
速生魚,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快速生長的魚。
就好比大哥之前養的青魚,在本地一般飼養兩到三年開賣,毛利2530左右。
表麵看,這裡的成本的主要是飼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但其實這裡麵有一個隱形的成本,那就是時間成本。
3年長到30斤,跟3個月長到30斤,那成本絕對不一樣。
現在,許家莊有兩個魚塘,許關打算大塘用來養魚,小塘做釣場。
大塘養的魚除了村裡食用,主要供應小塘垂釣。
許關估算,自己養魚的成本可以壓低到讓其他養殖戶絕望的程度,隻有人家的20,甚至10。
但許關並不直接賣魚,所以也不會衝擊到市場,對其他養殖戶造成影響。
許關隻想把釣場開起來,然後實施自己後續的一係列計劃。
經過好幾天的“研發”,許關終於用基因剪映成功“訂製”出幾種釣場專用魚。
喜歡基因改造後,我帶全村暴富請大家收藏:()基因改造後,我帶全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