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紅感覺心累,被人拿錢砸的感覺既酸爽又無奈。
15億的學校如果搞成了,那絕對算是她的政績,但這種沒法說話的感覺又很憋屈。
古人說“威武不能屈”,但沒說“富貴不能屈”。隻要你夠富貴,彆人一定能屈,反過來也是一樣。
李映紅感覺自己已經沒什麼好說的,打手勢讓教育局長常厚發往後麵cue流程。
常厚發會意,心裡也有點戚戚然,副縣長都屈了,自己還有什麼不能屈的?
終於知道何縣長為什麼不親自參加會議了,估計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出,這個座談會隻不過是走個過場。
他儘量裝作沒事人一樣繼續主持會議:
“下麵請三中郭校長發言,大家歡迎。”
稀稀拉拉的掌聲過後,三中校長郭裕淮對著話筒道:“大家好,我是三中的郭裕淮,擔任三中校長已經12年了。”
眾人一聽,這郭裕淮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這話裡有話,拐彎抹角地在吐槽呢!
一般來說,擔任高中校長是有期限的,一般不會超過8年,延期也不會超過12年,按理說,郭裕淮早就該調崗了。
但現在沒有調,不難想到原因,不是他不走,而是沒人去,三中的家不好當。
那破地方,不僅不可能出成績,反而難題一大堆,典型的費力不討好。
郭裕淮繼續“吐槽”,就好像自曝其短一樣:“去年一本上線僅有15人,前些年平均還不到10人。
“不是老師和學生不努力,而是生源太差了。
“大部分考生都不願意來偏遠的小營鄉上學,我們的生源基本全集中在附近幾個窮鄉鎮。
“實在上不了一中、二中,或者沒錢拿擇校費,才來了三中。
“這幾年,我們三中的生源中,全縣中考前3000名的考生一個都沒有。
“因為中考前3000名的考生,少量去了省裡的重點高中,其他的全部去了一中和二中。”
“這樣的生源質量,我覺得每出一個本科,都是努力加運氣,每出一個專科,都是大力出奇跡。
“不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三中去年本科上線人數共計69人,一本15人,二本54人,其中最高分642分,考取了京城師範大學。
“我覺得我們三中的學生已經足夠努力了,我們的老師更是儘心竭力。
“去年全縣三所高中本科上線共計1200人,這也就是說,三中至少有69名同學從全縣3000名開外,用三年的時間追進了前1200名。”
聽到這裡,所有人心有戚戚焉,在三中那樣的環境中,從3000名開外考上本科,其中還有一個985,這確實能稱得上一個小小的奇跡。
“前幾年,三中也曾經謀求往縣城附近搬遷,希望能多爭取一點好的生源,但是……
“但是縣裡沒有錢,我們自己也掏不起,沒錢,連地皮都買不起,更彆說建校了,所以這個想法就無疾而終了。
“直到昨天許村長來找,他把想法一說,我幾乎沒有考慮,當場就答應了。
“為什麼?這可能是三中和學生們唯一逆天改命的機會,如果我不抓住,那就是對他們的犯罪。
“說實話,我也快到退休年齡了,我就希望在我退休之前,新學校能建成。
“我就說這麼多,都是我的心裡話,希望領導能夠認真考慮我們的訴求,給三中和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未來。”
咳咳,瞧這話說的,你不抓住機會就是犯罪?這豈不是說,我們不同意你們搬也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