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隻是一些意見不同的人在挑刺兒,或者發表陰謀論,指責許家莊用心險惡,手段卑劣,為了掙錢無所不用其極。
利用絕育劑的效果進行對比,從而綁架民意,再倒逼更多的城市購買絕育方案,從而攫取高額利潤。
許家莊在絕育劑上掙的每一分錢都不算乾淨,因為這是發不義之財。
許家莊的崛起絕對不應該受到追捧,更不該得到鼓勵,不然以後會有更多的效仿行為,為了利益喪失基本的底線。
如果許家莊真正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大格局大胸襟,就應該實施免費絕育,不應該成為發財的殺手鐧。
或許是有心人帶節奏,這種討論很快變成了各地相互之間的謾罵和攻擊。
後來,又開始有人故意帶地域、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麵的節奏,導致地域黑、地圖炮、城鄉歧視、飲食歧視等現象沉渣泛起。
關於絕育劑的話題,每天都能上熱搜,各大平台似乎也在縱容這種討論,讓熱度自由發酵。
全國各地的網民開啟了嘴上大亂鬥,甚至有衝動的年輕人想要線下約鬥,真人pk。
在這種紛亂當中,京城方麵的喉舌報紙《城報》發表了重磅評論員文章。
標題為《絕育劑爆火,警惕社會現象娛樂化、低俗化、地域化》,文章中寫道:
“近日來,一次規模龐大、參與人數眾多的討論和爭議席卷全國。
“使得整個互聯網平靜不再,烏煙瘴氣,甚至要傳導到線下,引發社會混亂。
“事情的起因是許家莊發明的一種樹木絕育技術,兩年來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從而引發了全民的關注和爭議。
“楊絮、柳絮、懸鈴球是很多全國各地很多百姓的痛點,多年來深受其害。
“因此,絕育劑的出現吸引了龐大的討論量,進而帶來巨大的流量和利益。
“正是這種利益的驅使,導致當前關於‘絕育劑’的討論充斥著娛樂化、玩梗化,充滿低俗的攻擊性。
“網民效仿古代宮廷中一種男性職業的稱謂,稱呼這些被絕育的樹為‘公公樹’、‘太監樹’。
“更有甚者,根據脾氣、性情、做事風格等特點,討論那個地區的男性更像公公,是不是當地的絕育劑噴多了。
“如此玩梗,物化男性,實在惡俗。
“對此,我們深感痛心和不安。
“所有人討論的不是絕育劑得以實現作用的原理,不是其技術手段有無隱患,是否存在安全風險,是否會帶來其他的不確定性。
“而是沉浸在娛樂和相互攻擊的氛圍當中,頗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意味。
“據悉,這種絕育技術才僅僅是發明的第二年,也是剛剛應用的第二年。
“其技術是否通過權威部門的安全監測和鑒定?是否經過可靠的實驗性應用?
“對人、動物、昆蟲以及微生物是否存在不良影響或引起變異的風險?
“是否會對物種繁殖和基因多樣性造成威脅?
“沒有人去思考這些潛在的風險,這絕對不是正常的社會氛圍和有遠見的做法。
“事實上,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們一開始並沒有打算購買絕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