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改造鹽堿地還是改造農作物,兩個方向的技術難度都是非常巨大的。
何嶽庭越想越沒有答案,不禁問道:“那到底哪個難度更大呢?”
許關回答道:“何叔,要說兩個方向的難度,要看情況,古代和現代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在古代,人類培育農作物的技術和手段有限,隻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造土地上,把那些不適合耕種的土地漸漸變成適合耕種的土地。
“可現代社會就不一樣了,我們有了更多的技術手段去研發農作物新品種,甚至可以從基因層麵改造農作物。
“所以,我認為,現在研發真正耐鹽堿的農作物,甚至達到可以直接用海水灌溉的程度,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或許比改造鹽堿地更具有可行性。
“這個想法如果能夠實現,淡水就不再是桎梏農業發展的最大難題,因為海水幾乎是無窮無儘的。
“隻要略微過濾就可以用來灌溉農作物,簡直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灌溉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尤其是乾旱地區,隻要可以抽取海水,就有機會擺脫饑餓的困擾。”
何嶽庭都聽呆了,自己這位女婿的思維是不是太超前了?
直接用海水灌溉?他真是敢想啊!
這不是違背了植物的生長規律嗎?違背了大家都習以為常的常識了?
何嶽庭遲疑問道:“阿關,鹹水農作物的設想真的能夠實現嗎?畢竟在我們的認知中,農作物在鹹水中是會很快死亡的,有些鹽堿地甚至連草都不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關不答反問:“何叔,你難道忘了,大海裡、鹹水湖裡也是有植物的,它們為什麼可以在鹹水中生長呢?”
何嶽庭先是目瞪口呆,繼而恍然大悟,感覺思想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對呀,自己好像確實被熟悉的經驗和常見的現象禁錮了大腦。
海裡、鹹水湖裡也有植物,說明植物是可以在鹹水中生長的。
也說明許關設想的研究方向是有實現的基礎的。
人類已經擁有了改造動植物基因的能力,為什麼不能把鹹水生長的基因用在常見的農作物身上呢?
有什麼不可以的嗎?
或許在技術上很難,但不是沒有成功的希望。
許關還在繼續講述,他的聲音似乎有了某種蠱惑性,讓何嶽庭越來越難以辯駁:
“何叔,你不妨想一想,植物在鹹水中生長的基礎是存在的,讓農作物也在鹹水中生長,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希望,無非是改造難度高低的問題。
“如果我們研發出一係列農作物,非常能適應鹹水環境,不影響生長,不影響產量,不影響品質,你說,鹽堿地還需要改造嗎?
“從基因層麵改造一些農作物,比起改造數以億畝計的鹽堿地,你說,哪個做法的難度更低一點?哪個更具有可行性呢?”
何嶽庭感覺有點暈:“感覺上改造農作物好像簡單一點,但直覺上又想著改造鹽堿地容易一些,好像被你說糊塗了。”
“這麼多年了,也沒有聽說過太好的耐鹽農作物,耐鹽度基本上都在千分之5以下。
“既然有這個可能性,農業專家為什麼沒有能研究出真正耐鹽的鹹水農作物?到底是什麼原因?”
喜歡基因改造後,我帶全村暴富請大家收藏:()基因改造後,我帶全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