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予讓笑笑,好像看著家裡一個倔強的晚輩,近乎不講原則地道:“你想試試就試試唄,如果你真有辦法保住,就是你的!
“不過,不能舍本逐末,耽誤正了事兒,現在鹹水農作物才是重中之重,先好好做大田試驗。
“等這事兒辦成了,到時候,彆說一座即將消失的小沙島,就算是給你弄一座正常的小島都沒有問題。”
鄒予讓既然這麼說,那他肯定是有辦法做到。
關鍵是,他對許關能否做到這件事不是太好看,在他的認知當中,拯救一座即將消失的沙島比研發鹹水農作物困難多了。
鹹水農作物怎麼說還在科學的範疇之內,技術難度大,但總歸是可以實現的。
拯救沙島這事兒,就相當於跟大海搶地盤,不僅僅是要打敗大海,還要讓大海聽話,這個難度……不好形容。
但整個國家都沒有辦法,已經事實上放棄治療了,坐等沙島漸漸被海水吞沒。
許關得到了保證,立刻道:“謝謝鄒爺爺放心,鹹水農作物要搞,小島我也要,隻希望到時候上麵不要不承認才好。”
何知行插話道:“小關,你就放心吧,爺爺給你作證。到時候老鄒要是說話不算數,我保證鬨得他家宅不寧!”
不知道怎麼回事,何知行反而對許關很有信心,或許這隻能說是一種直覺。
而且這件事也是相當有趣的,他很好奇許關要用什麼辦法達到目的。
鄒予讓被何知行“威脅”,隻能無奈做出保證:“我算是看出來了,你們一老一少,就是演雙簧的!
“小許,你要是真能救下來,肯定就是你的,老頭子豁出老臉也幫你辦到。”
許關一錘定音:“那就一言為定,這個島主我當定了。”
……
新月沙島一共約來畝,一平方公裡是1500畝,差不多就是8平方公裡。
麵積不算大,但也不算小,在華國島嶼中能排進前100名。
這個數據可能有點反直覺,但事實上就是如此,華國島嶼眾多,足有7000多個,但大島不多。
除了兩個麵積過萬平方公裡的,第三名已經降到1000平方公裡。
這第三名還是長江衝出來的,嚴格說不算海島,以後要是和陸地連接起來,連島都算不上了。
麵積超過100平方公裡的島嶼不到20個。
到了新月沙島這個麵積,8平方公裡,已經能擠到前100名了,大約是第90名左右。
如果真的沉入大海,還是相當可惜的。
現在,工作人員已經在新月沙島上搭建了臨時性的模塊房子。
運來了大功率柴油發電機,可以提供日常生活以及抽水灌溉的電力。
許關乾脆又在島上種了一片荷花,用以處理生活汙水和垃圾,免得造成汙染。
雖然已經是12月份了,但在這個小島上,日平均氣溫還在25度以上,對於農作物的生長來說,這個溫度完全足夠。
尤其是現在是這邊的旱季,天晴少雨,陽光充足,對於鹹水農作物來說,非常有利於生長。
隻是用來做試驗,不需要太大的種植麵積,許關決定種植100畝鹹水稻,100畝鹹水麥,以及100畝鹹水玉米。
100人的團隊在許關的指揮下,在靠近小島西部邊緣的位置整理出來300畝試驗田。
然後搭建了簡易的過濾裝置,對海水進行簡單的過濾,除去其中的雜質、懸浮物以及大部分微生物,再用以灌溉。
經過近一周的辛苦勞動,300畝鹹水農作物終於播種完畢。
接下來,就不需要太多人,大部分工作人員已經撤離,隻需要留下十幾個人。
這些人會輪流駐紮在島上,對農作物進行田間管理,澆水、施肥以及除草。
因為是鹹水灌溉,又遠離陸地,估計也不會生長多少雜草。
幾天過去,水稻、小麥、玉米相繼順利出芽。
這時候已經沒有太多的工作,許關開始想辦法拯救這座小沙島。
這個沙質的小島,之所以會逐漸沉沒,最大的問題肯定就是地基不穩,會移動。
跟沙漠裡的大沙丘的移動原理是類似的,隻不過沙漠裡沙丘的移動外力是風,而這座島的移動外力是海浪。
隨著海浪的衝刷,沙島每年都以肉眼可見速度不斷“移動”。
在長年累月的移動過程中,小島的海沙會一點一點損失在海浪裡。
如果遇到台風,損失就更加明顯,有時候一場台風就能把海岸線衝掉好幾米。
另外,這個島上也不能蓄積淡水,因為島上往下很深的地方都是沙質土地,海水會順著疏鬆的沙土,侵入海島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