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困難:1939年征兵率僅65,許多青年以"反戰"為由拒絕入伍
輿論短視:主流媒體《貝林時報》1940年3月仍宣稱:"德國尊重丹麥中立,戰爭威脅純屬杞人憂天"
戰備鬆懈:軍隊倉庫中,30的彈藥因長期未維護失效,坦克部隊每年僅進行1次實彈射擊訓練
三、德軍作戰計劃的精密設計
一)"威瑟演習"的丹麥子計劃
德軍對丹麥的作戰方案代號"奧丁",由第11步兵軍司令屈希勒爾)執行,其核心是"三棲突襲,四點控製":
三棲突襲:海軍封鎖港口、空軍空降要點、陸軍快速推進
四點控製:哥本哈根政治中心)、奧爾堡空軍基地)、埃斯比約海軍港口)、日德蘭半島防線樞紐
計劃具體部署:
空降部隊:第7空降師1營約500人)空降哥本哈根卡斯楚普機場,第2營空降奧爾堡雙機場
海軍力量:輕巡洋艦"尼奧爾德"號率領6艘驅逐艦封鎖厄勒海峽,"但澤"號布雷艦搭載登陸部隊突襲哥本哈根港
地麵部隊:第198步兵師從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出發,沿a1公路進攻日德蘭半島
二)戰術創新與情報準備
德軍為丹麥戰役研發了多項特種裝備:
dfs230滑翔機:可運載10名士兵無聲降落,用於突襲機場和橋梁
ca突擊登陸艇:航速22節,可在淺灘登陸,搭載輕型坦克
磁性水雷:針對丹麥海軍木製巡邏艇設計,磁感應引信觸發
情報準備方麵,德軍阿勃維爾軍事情報局)建立了完善的偵察網絡:
武官偵察:德國駐丹麥武官馮·倫特芬克上校繪製了丹麥軍隊部署圖,標注了所有炮台和倉庫位置
無線電監聽:在漢堡設立監聽站,破譯丹麥海軍通訊密碼
商業間諜:通過丹麥殼牌公司雇員獲取港口潮汐數據
三)心理戰與戰略欺騙
德軍實施了係統的心理戰計劃:
傳單攻勢:準備了50萬份丹麥語傳單,宣稱"德軍進入是為保護丹麥免受英法侵略"
外交麻痹: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在1940年3月向丹麥政府保證"絕不侵犯中立"
軍事佯動:在北海舉行大規模海軍演習,製造進攻荷蘭的假象
希特勒在1940年4月5日的最後動員令中強調:"對丹麥的行動必須像閃電一樣突然,要讓全世界相信我們是被迫自衛。"這種戰略欺騙使丹麥在德軍入侵前48小時,仍將主力部署在日德蘭半島南部,對北部島嶼的防禦毫無準備。
四、曆史節點的交彙:1940年4月的北歐危局
1940年3月,歐洲局勢急劇惡化:
3月12日:蘇芬戰爭結束,蘇聯控製波羅的海東岸,德國北方壓力增大
3月21日:英法計劃派遠征軍通過挪威登陸瑞典,切斷德國鐵礦運輸
4月3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下達"威瑟演習"最終命令,要求4月9日淩晨發起進攻
4月7日:英國航母"光輝"號編隊進入北海,德軍判斷盟軍可能搶先登陸丹麥
丹麥政府在4月8日收到德國可能入侵的情報,但瑟韋林首相仍堅持:"這是英法製造的戰爭恐慌。"當晚,德國海軍"呂佐夫"號重巡洋艦率領艦隊駛向丹麥海峽,而丹麥海軍巡邏艇仍按慣例向其發出"友好問候"。
當1940年4月9日淩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亮厄勒海峽時,德軍空降兵已乘滑翔機飛向哥本哈根,而丹麥守軍仍在沉睡中。這場醞釀數月的戰略行動,即將以4小時的閃電速度,改寫這個北歐王國的命運。丹麥的中立神話與軍事孱弱,在德軍精密的戰爭機器麵前,終將化為曆史的塵埃。
喜歡一戰,二戰風雲請大家收藏:()一戰,二戰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