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長期是漸進優化:伴隨腦發育約25歲成熟)和反複實踐,每一次“知道該睡卻失敗”的掙紮,都是在用“成人算法”訓練“青春版硬件”,為成熟大腦安裝驅動!】
……
對照自身的情況,他說的沒錯,沒有敷衍,依然有理有據。
我想了想,詢問了新的問題:
【大佬,您說的我看懂了,那認知方麵呢?就比如成人已學習管理能力的認知,在少年腦上執行,會出現什麼情況?能說下具體體現嗎?】
……
回複完,翻看了下其他帖子的回複。
我發覺大部分都是扯淡,甚至有故意引戰的,不過有兩條回複倒是引起了我注意。
一條是發在科幻吧的《……如果把40歲的人類抓住,記憶移植到16、17歲的身體裡……》
……
用戶:愛吃墨魚豆腐湯的蒼主
回複:【z沒看過《柯南》嗎?】
……
《柯南》我知道,雖然沒連續看過全集,但也看過幾集。
我猛然想起,他原本是個偵探,後來被變成了小孩?不過變小後,他還是靠著成年人的知識和推理能力破案。
這個設定讓我隱隱覺得很有用,打算抽空找熟悉劇情的人詳細了解一下。
還有一個帖子——《……帶著老年記憶回到少年身體,記憶是否發生變化……》
這個帖子相當火爆,還被加精了。
我仔細翻了下,瞬間被評論內容吸引!
……
用戶:輪回7
回複:【會發生變化!核心原因有三:
1.記憶是重構,非回放:記憶並非錄像帶。每次回憶,大腦都依據當前狀態想法、情緒、環境)動態拚湊碎片。
帶著老年記憶回到少年身體,“當前狀態”發生劇變:少年大腦發育中、激素活躍)、少年生活環境家庭、學校、同齡人)、少年期思維模式和身份認同。這一切將重塑你對老年經曆的記憶內容和情感體驗。
2.大腦“硬件”迥異:
可塑性強:少年大腦如濕泥般易塑形,神經連接高速變化。強行植入的老年記憶極易被修改或覆蓋。
神經基礎不同:老年記憶的存取依賴數十年構建的複雜神經網絡。少年大腦缺乏此基礎,其回憶路徑和效果必然不同。
激素風暴:青春期激素強烈影響情緒與壓力反應)水平飆升,會徹底扭曲你對老年記憶的情感色彩和認知評價。
3.思維與身份的激烈衝突:老年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少年期社會角色學生、子女)產生根本性矛盾,引發強烈不適。
為了適應現實,大腦會調整、淡化或重新解釋那些與當前身份嚴重衝突的老年記憶例如,一次事業挫敗,在充滿競爭焦慮的少年眼中,其意義和教訓可能被徹底改寫)。】
……
我越看心口越悶,雖然之前就一直隱隱有預料,但這種感覺就很不舒服!
心裡再次泛起不安,我抽出一根煙,發覺手都在抖,忍不住麵露苦澀。
自己不是早就知道了麼?
割————
<作者的話:先聲明,論壇內容可能枯燥,但並非無意義水文,甚至是本故事的核心支柱,用來解釋畢朝卓心理狀態和行為根源的。所以,我真沒給畢朝卓降過智,是他腦子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