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畢朝卓
年齡:19歲
評估日期:[2005年10月3日]
二、評估目的
1.追蹤第三次評估後心理狀態變化,重點關注親密關係進展對情緒的影響。
2.分析近期情緒波動及軀體化反應如心悸、眩暈、言語阻滯)的誘因與性質。
3.評估自學心理學知識對其自我認知與問題應對策略的影響。
三、評估方法
1.深度訪談:聚焦與伴侶的近期互動、衝突事件、情緒體驗及修複過程。
2.心理測量:
sc90:複測焦慮、抑鬱、軀體化、人際關係敏感因子。
ecr親密關係經曆量表:複測依戀焦慮與回避維度。
stai狀態特質焦慮量表:量化當前焦慮水平。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分析壓力應對模式變化。
3.行為觀察:結合其敘述評估情緒表達一致性。
四、評估過程
一)訪談核心要點
1.親密關係進展:
與情侶因“溝通模式失當”產生誤解,歸因自身“過度玩笑化表達情感承諾”;
溝通中出現心悸、眩暈、短暫言語阻滯,自稱“解離”,但對解離概念認知模糊,為伴侶描述;
雙方通過深度溝通修複關係,關鍵轉折為主動表達“我很喜歡她”;
稱通過事件認識到伴侶重要性,決心以更成熟方式經營關係。
2.自我調適與學習:
閱讀心理學書籍溝通技巧、焦慮管理)以理解自身情緒與關係問題;
應用知識分析衝突根源“玩笑防禦真實情感”),製定“直接表達需求”策略;
對家庭話題態度開放,稱已接受老嬸相關記憶,但回避細節追溯。
3.學業與壓力管理:
複讀狀態"高度專注",目標明確考入情侶所在大學)。
承認學業壓力存在,但"目標感與伴侶支持提供充足動力"。
二)心理測量結果對比
sc90軀體化因子較前次↑1.2分)呈情境性升高,與主訴"情感承諾壓力下的心悸眩暈"存在時序關聯;ecr依戀焦慮維度小幅波動,非衝突性誤解仍激活依戀焦慮;stai狀態焦慮中度,壓力源指向“關係不確定性”預期;應對方式積極解釋高於常模,能將誤解歸因於“溝通方式差異”而非“關係危機”。
五、評估結果分析
一)積極進展1.關係修複能力提升:在嚴重衝突後能理性歸因、主動溝通修複,並深化情感聯結,體現關係經營意識的成熟。
2.自我覺察增強:清晰剖析自身溝通模式缺陷"用玩笑回避情感承諾"),並積極應用心理學知識製定改進策略。
3.目標驅動力穩固:複讀目標明確,行動力強,能將伴侶支持轉化為學業動力。
二)現存挑戰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