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田文鏡的話,蕭鼎暗自開心了一下,終於來了個謀士。
“先生既然有萬般計謀,不知對當前形勢怎麼看。”
蕭鼎說完,做了個請坐的手勢。
田文鏡就近坐下,然後道:
“魏皇是傀儡,京都易主是必然。
靖王、離王在等待機會,楚王隻能勉力維持現狀。
蕭將軍的出現讓局勢發生了變化,使得天下五分。
當下的局勢,蕭將軍便是破局之人。”
“如何破局?”
這才是蕭鼎關心的問題,他很明白,自己已經站在破局人的位置上,但怎麼破局才是蕭鼎想知道的。
“那就要看將軍手中還有多少可用之兵了。”
蕭鼎毫不避諱的道:
“除了你看到的那些,還有五千重甲兵可用。”
這個數字讓田文鏡愣了一下,以蕭鼎現在展現出來的兵力,陌刀兵、鐵鷹銳士、白毦兵、陷陣營共計五千六百人,都是重裝步兵。
加上一千怯薛軍,已經達到了六千六百人,沒想到還有五千重甲兵可用。
一萬一千六百人,還都是重甲兵,這個數字太驚人了。
回過神之後,田文鏡道:
“五千重甲兵直取京都,將軍可以從京都內部發起突襲,占領京都之後,以魏皇的名義收編京都守軍。
然後以同樣的辦法縣令金門關和風鳴關,收編守軍。
穩固統治之後,從猛虎關出兵進攻楚王,到時候,離王和靖王定然不會坐視不理,三方圍剿之下,楚王敗亡是必然。
然後撤兵,以三座雄關為根基固守,調頭進攻靖王。”
蕭鼎想了一下,田文鏡的計謀沒比自己想到的高明多少。
滅了楚王,以三座雄關為根基,阻擋離王大軍進犯,然後打靖王,將京都以北所有地盤搶過來之後,靖王也退到了猛虎關南麵,也就是現在楚王的地盤。
和離王夾擊無路可退的靖王,滅了靖王之後再打離王。最後占領所有地盤。
“我確實有能力占領京都,可占領京都之後呢?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幾個字一出,田文鏡眼神收縮了一下。
根據外麵的傳言,蕭鼎隻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可這句話怎麼看都不像一個隻有十三歲的少年說出來的。
偏偏田文鏡從未在其他地方聽說過這句話。
十三歲的少年,不僅膀大腰圓,一副戰場猛將的外形,嘴裡說出來的話也這麼精辟。
田文鏡在心裡再次高看了蕭鼎一眼,點頭道:
“沒錯,魏皇雖然是傀儡,但京都駐軍和兩關守軍名義上聽命於他。
有大義在前,接下來蕭將軍的一切行動都將名正言順。”
“那最後還怎麼處理魏皇?”蕭鼎再問。
“將軍取得天下之後,魏皇自知無力統禦天下,將皇位禪讓給將軍。
將軍仁厚,封其為魏王,可魏王丟了祖宗基業,無顏麵對列祖列宗,帶著妻兒自縊了。”
蕭鼎心中翻了個白眼,就這些,我用你教啊,他想知道的是如何進攻,怎麼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