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那一聲急促的“快傳楊指揮使上城樓!!”話音未落,眾人便見一名身材魁梧、麵帶風霜、眼神銳利如鷹的將領,在幾名同樣精悍的騎士簇擁下,已大步流星地登上了城樓。來人正是踏白軍指揮使楊沂中,他身上那件不起眼的皮甲沾滿了塵土,眉宇間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但步履依舊沉穩有力。
“末將楊沂中,奉官家密旨,參見種老將軍、韓將軍、折將軍!見過王帥、張府尊!”楊沂中走到眾人麵前,先是環視了一圈城樓上下的慘烈景象,以及諸位將帥身上的血汙,眼中閃過一絲動容,隨即抱拳行禮,聲音沉穩有力。
“楊指揮使一路辛苦!”種師中連忙虛扶一把,神色複雜地打量著這位在太行山中立下奇功的年輕將領,“老夫等方才還在議論指揮使於剝皮峽大破粘罕主力之神勇,未曾想,指揮使竟已奉旨親臨太原!”
韓世忠更是大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楊沂中的肩膀上,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乾得漂亮!剝皮峽那一仗,打出了我大宋的威風!給官家掙足了臉麵!說!官家派你星夜趕來,可是又有什麼妙計要收拾那些逃竄的金狗?”
楊沂中被他拍得身形微微一晃,卻麵不改色,隻是對著韓世忠抱了抱拳,沉聲道:“韓將軍謬讚,末將不過是僥幸,全賴官家神機妙算,以及太行山中諸路義軍襄助。末將此來,確是奉了官家十萬火急之密旨!”
聽到“十萬火急”四字,城樓上原本略顯輕鬆的氣氛再次一凝。眾人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楊沂中身上。
楊沂中從懷中取出一份用黃綾包裹、蓋著禦印的卷軸,雙手捧著,麵向眾人,朗聲道:“官家口諭:太原圍解,諸軍用命,忠勇可嘉!然,粘罕主力雖潰,河東、河北之地,金賊殘餘勢力與偽軍依舊猖獗,不可不防。汴京城內,百廢待興,國庫空虛,諸多軍國大事亟待朕躬親處置。故,朕意已決,不日將啟程返回汴京,坐鎮中樞,統籌全局。”
“官家要回汴京?”韓世忠眉頭一皺,有些不解,“如今正是乘勝追擊,收複河東失地的大好時機,官家怎的……”
“韓將軍稍安。”楊沂中抬手打斷了他,繼續傳達,“官家有旨:命韓世忠、種師中、折可求三位將軍,即刻停止對粘罕殘部之追擊,以太原為根基,合兵一處,先行肅清太原府及周邊州縣之金賊殘餘據點,務必穩固河東腹地,打通與懷州、汴京之糧道聯係,收攏流亡軍民,整頓兵馬,操練士卒,待朕於汴京籌措糧草軍械,再行北伐之事!不得冒進!”
“穩固河東腹地……”折可求聞言,眼神微動,似乎在思索著官家的深意。
楊沂中轉向王稟和張孝純,語氣溫和了些許:“官家另有旨意:太原久困,軍民傷損慘重,王稟、張孝純兩位大人忠貞體國,堅守孤城,功在社稷!著令二位大人,即刻以安撫民生、恢複生產為第一要務!開倉賑濟,救治傷患,收殮遺骸,修繕城池,勸課農桑。所需糧草、藥石、錢帛,朕已命戶部、太府寺緊急籌措,不日便會從懷州及汴京陸續解送至太原!務必使太原百姓,早日脫離苦海,重建家園!”
“臣……領旨謝恩!”王稟和張孝純聽聞官家不僅記得他們的功勞,更將恢複民生放在首位,且已有具體的支援承諾,不由得百感交集,再次老淚縱橫,伏地叩拜。
“兩位大人快快請起。”楊沂中連忙上前將他們扶起,“官家在懷州聽聞太原慘狀,亦是寢食難安,時刻掛念。如今大捷傳來,官家龍顏大悅之餘,最憂心的便是太原的重建與百姓的安危。”
傳達完旨意,楊沂中收起卷軸,目光掃過眾人依舊凝重複雜的臉龐,心中不由泛起一絲疑惑。按理說,太原解圍,官家又有明確指示和支援承諾,諸位將軍大人本該是欣喜寬慰才對,為何……為何眉宇間似乎還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
韓世忠是個藏不住心事的人,他看了一眼種師中和折可求,咬了咬牙,最終還是忍不住對楊沂中說道:“楊指揮使,你來得正好!我等……我等方才正有一樁天大的疑案,要火速上稟官家!此事……此事若是不查個水落石出,恐怕我大宋江山,危矣!”
“哦?”楊沂中聞言,心中一凜,他敏銳地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刻肅容道:“韓將軍請講!末將奉旨而來,亦有查探軍情、回報聖聽之責!若有緊急軍情,末將當立刻遣人飛報懷州行營!”
“此事……唉!”韓世忠看了一眼王稟,後者會意,便將方才從潰兵俘虜口中聽到的那些關於“北方大名府”、“趙氏宗室”、“金人扶持”、“另立朝廷”、“依舊打著大宋旗號”、“清君側”等等模糊卻又令人心驚肉跳的傳聞,原原本本地又向楊沂中複述了一遍。
楊沂中越聽,臉色越是陰沉,眉頭也越皺越緊,待王稟說完,他那雙銳利的眸子裡已經充滿了震驚、憤怒和一種……冰冷的殺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為踏白軍指揮使,他比在場任何人都更清楚情報的重要性,也更明白這種“內部生變”的傳聞一旦屬實,將帶來何等災難性的後果!
“王帥所言……可有更多佐證?”楊沂中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聲音低沉地問道,“比如……那些潰兵俘虜,如今何在?可還能指認?”
王稟搖了搖頭,苦笑道:“楊指揮使有所不知,那些潰兵多是驚弓之鳥,言語混亂,前後矛盾者甚多。至於那些俘虜,大多是些底層的士卒,所知有限,且審訊之時,真假難辨……老夫……老夫實不敢以此為憑,隻能將此可疑之風聲,據實上稟,請官家聖斷。”
“金人另立我朝宗室為傀儡,打著大宋旗號,還要‘清君側’……”楊沂中緩緩重複著這幾個關鍵詞,眼神變得無比銳利,“此事……絕非空穴來風!金賊狡詐,慣用此等離間、分化之毒計!若真有宗室昏聵糊塗,甘為鷹犬,則其禍之烈,遠勝粘罕十萬大軍!”
他猛地抬頭,目光在韓世忠、種師中、折可求三人臉上一一掃過,語氣斬釘截鐵:“三位將軍!此事乾係國本!一刻亦不能耽擱!末將以為,當立刻將王帥所聞之詳情,連同太原大捷之軍報,以最高密級、最快速度送往懷州行營!末將願親自分派最為得力之踏白軍銳士,一人三馬,不惜代價,務必在兩日之內,將此奏報呈送至官家禦前!”
“好!”韓世忠大聲道,“我等這便聯名具本!”
“楊指揮使,”種師中看著楊沂中,眼中帶著詢問,“官家派你星夜前來,除了傳達方才那些旨意,可還有……其他吩咐?或者說……官家那邊,是否……也已察覺到北方有異?”
楊沂中眼神微微一閃,沉吟片刻,方才低聲道:“回老將軍,官家此次命末將前來,除了傳旨安撫太原,明確後續方略外,確有另一層深意……官家似也收到一些……關於北方形勢不明的零星塘報,雖未證實,但已引起警惕。故而,命末將火速前來,一來穩定太原人心,二來……也是要末將親自坐鎮此地,整合情報,密切監視河東、河北之一切動向,若有任何風吹草動,可便宜行事,並立刻上報!”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幾乎隻有幾位主官才能聽到:“官家口諭:攘外必先安內!若真有內賊作祟,其罪……更在金賊之上!需以雷霆手段,迅速勘平!絕不姑息!”
楊沂中這番話,雖然沒有明說,但其中蘊含的殺伐決斷之意,卻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心中一凜!看來,官家對於可能出現的內部叛亂,早已有所警覺,並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