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府,五月的天,日頭毒辣。承天門外的青石板被曬得滾燙,站班的西夏武士額頭上滲著汗,身上的皮甲更是悶熱得像蒸籠。
皇城大殿內,氣氛卻比殿外的暑氣還要燥熱幾分,或者說,是一種夾雜著驚疑和躁動的壓抑。
禦座之上,夏崇宗李乾順的臉色陰晴不定,手指一下下敲擊著扶手上鑲嵌的綠鬆石,發出沉悶的"叩叩"聲。殿下,樞密使嵬名令公、禦史大夫野利蒲哇,以及一眾黨項貴族和漢人官員,皆是垂首肅立,隻是那眼角的餘光,卻在不住地相互瞟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火藥味。
"都說說吧。"李乾順終於開口,聲音有些沙啞,目光掃過階下,"南朝汴京傳回來的消息,想必諸位都聽說了。完顏宗望……敗了。完顏宗翰……也敗了。金狗兩路伐宋,十數萬大軍,一敗塗地。朕倒是想聽聽,諸位愛卿,對此……有何高見?"
他這話問得平靜,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位國主此刻的心情,絕不平靜。
"陛下!"一個身材魁梧、滿臉虯髯的黨項大將第一個忍不住,踏前一步,甕聲甕氣地說道,"臣以為,此乃天賜我大夏良機!金狗自顧不暇,宋人亦是元氣大傷!我大夏兵鋒正銳,當趁此時機,儘起大軍,東出賀蘭,直取宋人那熙河、蘭湟之地!當年被他們搶走的,如今正好連本帶利討回來!"此人乃是左廂神勇軍都統軍,素來主張對宋強硬。
"莽夫之言!"他話音未落,一個穿著漢式官袍、麵容清瘦的文官便冷哼一聲,出列反駁,"將軍隻知攻伐,卻不知審時度勢!宋人雖新勝,然其國力遠勝我大夏。那趙官家年少,手段卻如此狠辣,連金人兩路大軍都能擊退,豈是易與之輩?我大夏此時若輕舉妄動,萬一惹惱了那頭發瘋的宋國皇帝,引兵西來,將軍可能擔此乾係?!"
"你……"虯髯大將怒目而視。
"陛下,"嵬名令公上前一步,打斷了兩人的爭執,他先是對李乾順躬了躬身,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宋金之戰,局勢突變,確實出人意料。臣以為,當務之急,非是輕言戰事,而是……探明虛實。"
他頓了頓,繼續道:"那趙官家究竟是何等人物?宋朝國力恢複如何?其下一步,是對金窮追猛打,還是會……調轉矛頭,清算舊賬?這些,我等皆不知曉。此時貿然出兵,風險太大。"
禦座上的李乾順手指叩擊的頻率慢了下來,顯然在認真聽著。
野利蒲哇卻有些不以為然,他斜睨了嵬名令公一眼,陰陽怪氣地說道:"令公大人未免太過謹慎了。宋人就算打退了金狗,那也是慘勝。他趙官家就算再有手段,難道還能立刻變出幾十萬大軍來不成?依我看,正是我大夏出兵的好時機!若是不給宋人點顏色看看,他還真以為我大夏好欺負了!"
"出兵?"嵬名令公眉頭微蹙,"野利大人是想讓我大夏重蹈金人覆轍嗎?宋人能擊敗金國十數萬大軍,就能擊敗我們。況且,我大夏若貿然挑釁宋國,一旦宋金議和共同對付我們,大夏又將如何應對?"
"令公此言甚是!"一個穿著深色官袍的中年臣子附和道,"金人雖然敗退,但尚未倒下。如今之計,應當是靜觀其變,而非貿然出兵。"
"怕什麼?"一個聲音略顯尖細的黨項貴族反駁道,"金人強盛之時,對我大夏百般欺壓,索求無度!如今他們遭了報應,正是我等擺脫其控製,重振國威的良機!至於宋人……哼,一群綿羊罷了!就算偶爾出了個把厲害角色,還能翻了天不成?大不了,咱們兩邊都派使者,看看誰給的好處多!"
"輕敵之言,不可取。"嵬名令公沉聲道,"金人如今敗退,但若徹底垮了,唇亡齒寒,我大夏又能獨善其身多久?金人尚可為我大夏分擔宋人的注意力,若金亡,宋必圖西。"
"派使者?"李乾順的目光在殿下掃過,終於再次開口,語氣帶著一絲探尋,"諸位以為,若要遣使南朝,當以何名義?又當如何行事?"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才是今日朝會的關鍵。
國相拓跋守寂,思忖片刻,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為,可遣使祝賀宋帝汴京解圍,此乃禮數。國書之中,可彰顯我大夏睦鄰友好之意,願與宋永結盟好。至於……歲賜與榷場之事,或可令使者相機提及,探其口風。"
"祝賀?永結盟好?"赫連鐵心冷笑一聲,"拓跋相公莫非忘了,前些年是誰斷了我大夏的歲賜,關閉了榷場,讓我大夏軍民衣食艱難?如今他們打退了金狗,我們就巴巴地跑去祝賀?這不是自降身份嗎?"
"赫連將軍此言差矣。"拓跋守寂麵不改色,"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宋強金弱之勢已現,我大夏若不早做姿態,一旦宋朝穩固中原,騰出手來,恐對我大夏不利。以"祝賀"為名,實為試探。若宋帝識時務,願與我大夏重修舊好,則兩國皆安。若其驕橫自大,我等再做計較不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乾順的目光轉向嵬名令公:"令公以為如何?"
嵬名令公沉吟道:"國相所言,有其道理。遣使,是必須的。但國書措辭,以及使者人選,需得慎之又慎。"
他頓了頓,聲音壓低了幾分:"臣以為,國書之中,除了祝賀,還當隱晦提及,我大夏與金國之盟約,乃是迫於其淫威,非我本意。若宋朝能助我大夏擺脫金人鉗製,則我大夏願為宋朝西麵屏障,共同……抵禦外侮。"
這話一出,殿內不少人都是臉色微變。這是……要向宋朝暗示可以聯手反金了?
"至於使者……"嵬名令公繼續道,"當選一能言善辯、沉穩機敏之人為正使,再配一勇武之將為副使,既不失禮數,亦能彰顯我大夏並非無人。護衛……當用我鐵鷂子精銳,以壯聲威。"
李乾順聽著,手指再次輕輕叩擊扶手,眼神閃爍不定。嵬名令公的提議,比拓跋守寂的更加大膽,也更具操作性。
"陛下,"野利蒲哇突然開口,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臣聽聞,南朝除了那個趙官家,河北之地,似乎還有一位趙氏宗親,也打出了旗號,與汴京那位分庭抗禮?此事……或可為我等所用?"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再次變得微妙起來。
李乾順的目光驟然變得銳利,他盯著野利蒲哇:"哦?野利愛卿是從何處聽聞此事?可有確切消息?"
野利蒲哇躬身道:"回陛下,此乃臣從一些往來於河北的商旅口中零星聽聞,尚未證實。但若傳言屬實,則南朝內亂已現,我大夏……或可從中漁利。"
嵬名令公眉頭緊鎖,上前一步,沉聲道:"陛下!此事未經證實,不可輕信!南朝內部之事,我等不宜過早介入,以免引火燒身!當務之急,還是先派使者前往汴京,探明那趙官家的真實意圖和實力,方為上策!"
李乾順沉默了片刻,緩緩點了點頭:"令公所言甚是。南朝內部之事,暫且觀望。"
他站起身,目光掃過殿下群臣,大聲道:
"傳朕旨意!即刻遴選使臣,備好國書、貢品!三日之內,使團必須出發!前往汴京!"
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告訴使臣,此去汴京,給朕看清楚!聽清楚!問清楚!朕要知道,那個趙桓,究竟想做什麼!朕要知道,如今的宋朝,到底還剩下幾分力氣!朕更要知道,他對我大夏,究竟是何態度!"
"朕要……在這盤新的棋局上,為我大夏,爭得一個最有利的位置!"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