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九月中旬,太原府。
秋高氣爽,太原城在經曆數月圍困與鏖戰後,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平靜。
城牆上的殘破正在修補,街巷間也漸漸恢複了些許人氣,往來軍民的臉上雖仍帶著大戰後的疲憊,卻也多了幾分劫後餘生的堅韌。
城北軍營內,新任折家軍下轄義勇騎兵都指揮使楊再興,正赤膊與麾下幾名同樣精壯的漢子較量槍法。
他年方二十二三,身材高大挺拔,一張棱角分明的年輕麵龐上,雙目炯炯有神,閃爍著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沉穩與銳利。手中一杆镔鐵大槍在他手中仿佛活了一般,時而如毒蛇吐信,直刺對方咽喉;時而如猛虎下山,橫掃千軍。
“喝!”一名原是山寨頭領出身,頗有幾分蠻勇的漢子怒吼一聲,手中樸刀帶著風聲力劈華山般砍向楊再興頭頂。楊再興卻是不閃不避,手腕一抖,槍杆如靈蛇般向上盤繞,隻聽“鐺”的一聲脆響,那勢大力沉的樸刀便被槍杆穩穩架住,再難寸進。
“力道不錯,可惜章法亂了。”楊再興聲音平靜,手臂猛一發力,槍杆順勢一滑,槍尖便已抵在那漢子胸前。
那漢子額頭冷汗涔涔而下,臉上滿是駭然與不甘,卻也隻能頹然收刀,抱拳道:“楊都指揮槍法如神,兄弟我……我服了!”
“承讓。”楊再興收槍,對周圍躍躍欲試的士卒道,“下一個!”這些新歸附的義勇,多是些桀驁不馴的亡命之徒或是嘯聚山林的草寇,對這個年紀輕輕便能統領他們的楊再興,起初多有不服。
楊再興也不多言,每日操練之餘,便設下擂台,任由他們挑戰。
不出三日,他便以一手出神入化的槍法,將這些刺頭一一挑落馬下,打得他們心服口服。
此刻,又一名身材略顯瘦削,但眼神格外靈動的青年擠出人群,他手中提著兩柄短刀,嬉皮笑臉地對楊再興道:“楊頭兒,俺老猴也來討教幾招!您那長槍使得是好,可俺這兩把刀,專攻下三路,您可得小心了!”說著,一個滑步便欺身而上,雙刀如剪,直取楊再興雙腿。
“哦?有點意思。”楊再興嘴角微翹,長槍一擺,槍尾如鐵鞭般抽出,“啪”的一聲脆響,正抽在“老猴”的手腕上。“老猴”痛呼一聲,短刀脫手,捂著手腕連連後退,臉上卻依舊帶著幾分不服氣的笑容。“楊頭兒,您這是欺負俺兵器短!”
楊再興哈哈一笑,將長槍往地上一插,朗聲道:“好!那便不用兵器!你若能近我三步之內,便算你贏!”“這可是您說的!”“老猴”眼睛一亮,揉了揉手腕,如同狸貓般再次撲上。校場上頓時響起陣陣喝彩與哄笑。
一名折家軍的老都頭站在一旁,看著楊再興三拳兩腳便將那“老猴”製服,不由得捋著胡須,對身邊的副手笑道:“看見沒?這楊再興,不光槍法了得,拳腳功夫也是一等一的!折將軍慧眼識珠啊!這些個桀驁不馴的泥腿子,也就這等人物才能鎮得住!”
副手也點頭稱是:“確是如此。隻是,都頭,您說這楊都指揮年紀輕輕,武藝便如此高強,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老都頭微微頷首,目光深邃:“那是自然。你們楊頭領,那可是折將軍親口誇讚過的勇士!聽聞他先前在河東太行山中,曾以少擊多,數次挫敗金狗的遊騎和小股打糧隊,救下了不少百姓。折將軍也是因此才特意將他招攬至麾下!爾等能在他麾下效力,是你們的福氣!都給老子拿出真本事來,莫要墜了他楊頭領的威風!”
楊再興與眾士卒切磋完畢,正準備訓話,一名傳令兵匆匆趕到校場,徑直來到他麵前:“楊都指揮,折將軍有令,命你即刻前往帥帳議事!”
楊再興不敢怠慢,將長槍交給親兵,迅速披上外衫,束緊腰帶,便隨傳令兵向府衙帥帳而去。
帥帳內,氣氛略顯凝重。折可求、韓世忠、種師中三位主將正圍著一張巨大的河東堪輿圖低聲商議。韓世忠身形魁梧,方麵大耳,不怒自威,此刻正用粗壯的手指在圖上比劃著;種師中則清瘦儒雅,眉宇間帶著幾分久經戰陣的滄桑,不時輕咳一聲;折可求年近半百,目光沉靜如淵,自有一股淵渟嶽峙的氣度。
“再興見過三位將軍!”楊再興入帳行禮。“坐。”折可求指了指一旁的馬紮,目光溫和地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心中暗自讚許。這楊再興勇則勇矣,難得的是行事沉穩,不驕不躁,確是一塊璞玉。“今日召你前來,是想聽聽你對北麵金賊動向的看法。你麾下斥候,近來可有新的發現?”楊再興坐下,略一沉吟,朗聲道:“回稟折將軍、韓將軍、種將軍。末將麾下斥候回報,太原以北,忻州、代州一線,金狗完顏兀術確已收縮兵力,深溝高壘,防備森嚴。其巡騎往來不絕,意在固守,短期內似無南下之意。不過……”他頓了頓,續道:“末將以為,兀術此舉,未必是懼怕我等,更可能是想穩住河東,以待其主力在河北取得突破。河北的嶽飛將軍所部,才是金人真正的心腹大患。若金人在河北得手,必將調轉兵鋒,全力圖我河東。故而,我等在太原,看似安穩,實則唇亡齒寒。”韓世忠聞言,眼中精光一閃,讚道:“好小子!有見識!不錯,嶽鵬舉在河北與金賊主力周旋,牽製了金人大量兵馬。我等在河東,既要防備兀術南下,也要時刻關注河北戰局,隨時準備策應。”種師中輕咳一聲,緩緩道:“嶽節帥用兵如神,河北戰局,料來官家與樞密院已有通盤考量。我等在河東,首要任務還是肅清境內殘敵,恢複民生,編練兵馬,鞏固太原這顆釘子。兀術雖暫無異動,但其麾下鐵騎精銳仍在,不可不防。再興,你麾下義勇騎兵,多是河東本地子弟,熟悉地形,可多派人手,深入北境,務必將兀術的一舉一動,都探查清楚。”“末將領命!”楊再興起身應道,心中對這幾位老將軍的深謀遠慮更多了幾分敬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折可求看著楊再興挺拔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欣賞,隨即又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惋惜,他開口道:“再興啊,你今年不過二十二三,便有如此膽識與見地,實屬難得。老夫觀你槍法,已頗具火候,假以時日,必成大器。”他話鋒一轉,帶著幾分感慨道:“說起來,河北那位嶽鵬舉,與你年紀相仿,如今已是獨當一麵,統領神武右軍,威震河北,連官家都對其青眼有加,屢屢破格提拔。唉,似你這等良才美玉,若能早幾年遇到,老夫定當將你引薦給官家。以你的資質,未必不能如嶽鵬舉一般,為我大宋再添一員柱石之將。”楊再興聞言,心中一熱,連忙抱拳道:“折將軍謬讚!末將何德何能,敢與嶽將軍相提並論!嶽將軍乃天縱奇才,末將不過一介粗莽武夫,能得將軍收錄,已是萬幸。日後必當竭儘所能,為大宋效死!”
他聽聞嶽飛之名已久,心中亦是敬佩不已,此刻聽折可求將自己與嶽飛並提,雖知是勉勵之言,卻也感到莫大的鼓舞。韓世忠在一旁哈哈一笑:“老折啊,你這是又動了愛才之心了!不過這小子確實不錯,是塊好材料!再興啊,好好乾,日後立下大功,老韓我親自向官家為你請功!”種師中也微笑著點點頭,對楊再興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就在帳內氣氛略顯輕鬆之時,帳外忽然傳來一陣甲胄摩擦的細微聲響,隨即一名折家親衛統領快步入帳,神色肅然,壓低聲音稟報道:“啟稟將軍!帳外有數名自稱京師皇城司緹騎之人求見,為首者自稱奉官家十萬火急密令,持有蒼鷹腰牌,指名要單獨麵見將軍!”
此言一出,帳內三位主將臉色皆是微微一變。
皇城司緹騎,蒼鷹腰牌,十萬火急,這每一個詞都透著非同尋常的意味。尤其是折可求,他眉頭緊鎖,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官家密詔太原,所為何事?
楊再興站在一旁,聽得真切,心中也是一凜。
他雖不知蒼鷹腰牌代表何等機密,但也明白,能讓皇城司緹騎星夜兼程送達太原的,必然是天大的事情。
他下意識地握緊了腰間的刀柄,目光銳利地掃向帳外,全身的肌肉都微微繃緊,仿佛一頭即將撲食的獵豹。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