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可求點了點頭,算是認同,隨後道“陛下英明。”
胡寅聽完,不禁感歎道:"陛下考慮周詳,確實令人歎服。但臣還有一個擔憂——此戰法雖然精妙,但畢竟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萬一實戰中出現意外情況,臨時調整恐怕不易。"
"明仲所慮有理。"趙桓點頭,"所以朕決定,在正式開戰前,先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實戰演練。讓所有將士都熟悉這種新戰法,也讓朕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改進。"
陳過庭這時插言道:"陛下,據臣觀察,將士們對這種新戰法頗有信心。特彆是親眼見過"神威將軍筒"和"掌心雷"威力的士兵,更是戰意高昂。他們都說,有了這些神兵利器,彆說"鐵鷂子",就是天兵天將來了也不怕。"
"很好。"趙桓滿意道,"士氣可用。不過,光有這些還不夠。朕還要配合更大的戰略布局,形成多路並進、相互呼應的局麵。"
他重新走到沙盤前,開始在上麵重新布置:"神機營隻是朕整個計劃的核心,但不是全部。朕要同時調動四路大軍,形成一張覆蓋整個西夏的大網!每一路都有特定的任務,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配合。"
眾將精神一振,知道官家要宣布新的、更加宏大的作戰計劃了。
"第一路,神機營主力!"趙桓將龍旗重新插在黃羊川,"朕與折卿共同指揮,精選一萬將士,布陣於此。折卿作為征西大元帥,負責整體的戰術調度和各部協調;朕坐鎮中軍,主要負責鼓舞士氣,穩定軍心。此為全軍之錨,也是整個戰略的核心!"
折可求這才完全安心,躬身道:"老臣明白!定當儘心竭力,與陛下共同指揮這一萬精銳,讓西夏人見識見識我大宋新軍的厲害!"
"第二路,西征左路軍!"趙桓看向李進,在會州位置插上一麵大旗,"李將軍,朕命你率領兩萬精兵,直取會州!但朕的要求是——圍而不攻!"
李進一愣:"陛下,圍而不攻?"
"正是!"趙桓詳細解釋,"朕要你把聲勢造得足夠大,讓所有西夏人都以為我軍的主攻方向就在會州!你要在會州城外安營紮寨,修築工事,做出長期圍攻的架勢。同時,派出大量斥候四處活動,散布消息,讓西夏人相信這是我軍的主力所在。"
李進立即明白了官家的意圖:"陛下是要臣做疑兵,吸引敵軍的注意力?"
"不錯!會州守將野利遇乞雖然善守,但麵對兩萬大軍圍城,又聽說大宋皇帝禦駕親征,必然會慌了手腳,急忙向興慶府求援。李乾順一旦分兵救援會州,興慶府的防禦就會空虛,而且他的注意力也會被會州牽製住。"
趙桓繼續道:"更重要的是,你的左路軍還有另一個任務——一旦神機營與西夏主力開戰,你要立即率軍北上,切斷西夏敗軍的退路,不讓一個敵人逃回興慶府!"
"第三路,西征右路軍!"趙桓看向楊再興,眼中閃過期待的光芒,"楊再興!"
"末將在!"楊再興激動地出列,心中充滿了期待。
"朕命你為右路軍主將,以曲端為副將,統領精銳騎兵兩千,龍衛軍步卒三千,合計五千人馬。你們要攜帶所有剩餘的"霹靂掌心雷"六十枚、"千裡鏡"五具"
趙桓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條大膽的弧線,繞過了會州和靈州,直插西夏腹地深處:"你們的任務不是攻城,也不是與敵主力決戰,而是要如一把鋒利的匕首,悄無聲息地插入西夏的心臟!"
楊再興聽得熱血沸騰,但還是問道:"陛下,具體要做什麼?"
"給朕去燒他們的糧倉!斷他們的補給線!襲擾他們的小股部隊!攻擊他們的運輸隊!"趙桓一字一句地說道,"讓西夏後院起火,讓他們自顧不暇!讓李乾順以為我軍要三路並進,處處開花!"
他詳細解釋道:"根據軍情司的情報,西夏在甘州、涼州之間有幾處重要的糧草集散地,還有一些小的軍事據點。你要利用我軍機動性強的優勢,打了就跑,專挑軟柿子捏。記住,你的目標不是殲敵多少,而是要製造恐慌,讓西夏人覺得我軍無處不在!"
楊再興興奮地說道:"末將明白!要讓西夏人知道,我大宋鐵騎可以出現在他們國土的任何地方!讓他們睡覺都不安穩!"
"第四路,東路軍!"趙桓看向書吏,"立刻擬旨,八百裡加急送往熙河路!命劉法不必再死守黑石堡,可以主動出擊,與察哥決戰!告訴他,我軍左路已攻會州,右路已深入敵後,察哥已成孤軍,正是殲滅他的最佳時機!"
一套更加複雜、更加宏大、也更加凶險的連環計,從趙桓口中緩緩道出!
以神機營為核心,坐鎮中央,引誘西夏精銳決戰!
以李進左路佯攻會州,分散敵軍注意力!
以楊再興奇兵深入敵後,斷其補給,亂其後方!
以劉法東路軍形成鉗擊之勢,不給敵軍喘息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路大軍,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如同一張彌天大網,向著整個西夏國籠罩而去!
折可求、李進、胡寅等人,聽得已是心神搖曳,冷汗涔涔。他們從未想過,一場戰爭竟可以如此布局!這已非單純的行軍打仗,而是以天下為棋盤,以軍國為棋子的一場豪賭!
"陛下……"折可求的聲音中帶著敬佩,同時也有一絲擔憂,"此策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當真是神來之筆!但老臣還有一個擔憂——萬一李乾順不上當,不肯出興慶府與我軍決戰,又當如何?畢竟他也是久經沙場的老狐狸,未必會輕易中計。"
趙桓冷笑一聲:"他不出來?朕有的是辦法逼他出來!"
他指著沙盤上的興慶府:"朕研究過李乾順此人。他狡詐,但也狂妄;他謹慎,但也貪婪。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過分自信!"
"陛下此言何意?"胡寅問道。
"李乾順自幼聽聞"鐵鷂子"無敵的傳說,對這支精銳極其自信。在他看來,大宋軍隊雖然人多,但都是些隻會守城的軟骨頭,根本不敢在野外與西夏鐵騎決戰。"趙桓分析道,"當他得知朕親率一支"孱弱的步卒"在平原上擺陣等他時,他的第一反應絕不是懷疑,而是狂喜!"
陳過庭補充道:"陛下說得對。據我軍密探回報,李乾順平時經常吹噓,說隻要給他一個機會,他能在野戰中擊敗任何宋軍。現在陛下主動給他這個機會,他怎麼可能不抓住?"
"而且,"趙桓繼續道,"朕還有其他手段逼他就範。楊再興的右路軍深入敵後,專門攻擊西夏的補給線。李乾順的興慶府雖然堅固,但也需要外界的糧草供應。一旦補給斷絕,不出十天,興慶府就會出現糧荒。"
"到那時,李乾順麵臨兩個選擇:要麼出城與我軍決戰,要麼坐在城中等著餓死。以他的性格,必然會選擇前者。"
李進點頭道:"陛下分析得極是。而且,一旦李乾順決定出兵,必然會傾儘全力,不會留太多兵力守城。這樣一來,我軍取勝的把握就更大了。"
胡寅忍不住道:"陛下,萬一……萬一神機營失敗……"
"失敗?"趙桓冷笑,"明仲,朕問你,自古以來,可有皇帝親率大軍,在平原上與敵決戰而敗的?"
"這……"胡寅一時語塞。
"沒有!因為沒有皇帝敢這麼做!"趙桓的聲音如雷鳴般響起,"正因為沒有先例,所以李乾順絕不會想到朕有必勝的把握!他隻會認為朕是瘋了,或者被逼急了!"
他環視眾將,一字一頓道:"此戰,若勝,則西夏主力儘喪於野,李乾順束手就擒,興慶府唾手可得,整個西夏將灰飛煙滅!若敗……朕便與這神機營一萬將士,共葬於黃羊川!但朕可以保證,即便朕死,這一戰也會讓西夏元氣大傷,為大宋後續的征討掃清道路!"
帳內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趙桓這種視死如歸、破釜沉舟的氣魄所震撼。
良久,折可求第一個跪倒在地,聲音中充滿了決絕:"臣等願隨陛下,死戰到底!"
"臣等願隨陛下,死戰到底!"帳內所有將領,無不被趙桓這股豪邁的氣概所感染,齊齊跪倒,聲震帥帳!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