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正月十四,卯時初刻。
汴京城外十裡長亭,晨霧正濃。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天地間一片蒼茫。然而這份靜謐,很快便被陣陣蹄聲與人聲所打破。
李綱身著大紅朝服,頭戴進賢冠,立於長亭正中。他身後,百官依次排列:樞密使吳敏、戶部尚書蔡懋、工部尚書呂頤浩、禦史中丞許翰,以及翰林學士、起居舍人、台諫官員,濟濟一堂,無不肅容以待。
"李相公,"禮部侍郎蔣猷快步而來,手捧厚厚的儀注冊,"下官已將迎駕儀製再檢一遍,從郊迎到太廟告祭,一應俱全,不敢有半分疏漏。"
李綱接過儀注,翻閱幾頁,點頭道:"甚好。此番西征滅夏,乃我朝開國以來第一大功,禮製萬不可有差池。"
他環視眾官,聲音威嚴:"諸位同僚,今日迎駕,關乎國體。某再強調一遍:進退有序,揖讓有禮,不得喧嘩,不得失儀。違者,休怪某事後參奏!"
"是!"百官齊聲應諾。
正說話間,遠方官道上塵土飛揚,旌旗招展。
"來了!"有人低聲道。
眾官連忙整理衣冠,依次站定。
先是禦營司的前驅騎兵,人人甲胄鮮明,手持長戟,威風凜凜地策馬而過。接著是儀仗隊:黃羅傘蓋高張,金瓜斧鉞森列,羽葆華蓋飄飄,日月旌旗獵獵。
隨後,便是浩浩蕩蕩的西征大軍。步卒方陣整齊如一,騎兵隊列肅然無聲。雖是長途跋涉歸來,卻無半分疲態,反而個個昂首挺胸,眼中閃爍著勝利者的光芒。
最後,金輅龍車緩緩而來。
趙桓端坐車中,身著天子袞冕,十二旒垂於額前,日月星辰、龍鳳虎蜚諸般圖案繡於衣裳之上,威嚴如天神下凡。龍車兩側,侍衛森嚴,刀槍林立。
"臣等恭迎官家凱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綱率百官齊齊跪地,山呼之聲震動原野。
龍車停駐,趙桓緩緩下車。他扶起李綱,溫聲道:"李卿辛苦了。朕西征數月,全賴諸卿坐鎮京師,操持國政。"
李綱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官家神武,西征滅夏,開疆拓土,乃千古未有之盛事!臣等在京,日夜盼望官家凱旋,今日得見龍顏,實乃天幸!"
"朕此番得勝歸來,非一人之功,乃將士用命,諸卿同心之果。"趙桓環視百官,每一個人都滿麵紅光,眼中儘是驕傲與激動,"今日還都,與諸卿共享太平,朕心甚慰。"
龍車重新啟動,浩蕩的隊伍向汴京城進發。
距離城門尚有五裡,便已能聽到震天的鑼鼓聲。無數百姓早已夾道而立,人頭攢動,彩旗飛舞。
"官家!官家回來了!"
人群中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道路兩旁,家家戶戶都懸掛著紅綢彩帶。門樓上、屋簷下,儘是"恭賀官家凱旋"、"神武天子威震四夷"、"大宋萬歲"的標語。就連平日裡莊重的佛寺道觀,今日也都張燈結彩,鐘鼓齊鳴。
人群中,一名須發花白的老漢激動得淚流滿麵,對身邊的孫兒說道:"囡囡,你可記住了!今日是何等日子?這是咱們大宋的官家,親征滅夏,凱旋而歸的日子!你將來要告訴你的孫子,說你親眼見過真龍天子!"
小孩仰著頭,懵懵懂懂地問:"爺爺,官家真的是龍麼?"
"當然是!"老漢篤定地說,"你看那龍車上的圖案,那便是真龍顯形!咱們官家有龍神護佑,所以才能戰無不勝!"
不遠處,幾名商賈模樣的中年人正興奮地議論著:
"這回可真是揚眉吐氣了!西夏那幫子強盜,年年來搶咱們的貨物,現在好了,被咱們官家一鍋端了!"
"聽說興慶府的府庫都被搬空了,金銀財寶堆積如山。咱們大宋這下可真是富了!"
"不止這些,聽說還俘虜了好幾萬西夏人,這些都是勞力啊!有了他們,邊境的工程就不愁人手了!"
人群中的讀書人們,討論的則更有深度:
"此番西征,官家親征,堪比漢武、唐宗!"
"不止如此,官家滅國而不屠城,優待降俘,仁義之師,古今罕見!"
"我大宋自太祖立國以來,何曾有如此武功?今日方知,我朝非是不能戰,而是不願戰。一旦天子決意用兵,四夷皆當臣服!"
"官家年富力強,又有如此雄才大略,我大宋中興有望矣!"
婦人們也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說著:
"咱們官家真是俊美,坐在龍車上,就像畫上的神仙!"
"聽說皇後娘娘懷了身孕,這下又要添個小皇子了!"
"天佑我大宋,有這樣的官家,咱們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
甚至連平日裡不大出門的老嫗們,今日也都拄著拐杖來到街頭,顫顫巍巍地向龍車方向叩拜:
"菩薩保佑,總算盼到這一天了!"
"老身活了七十多歲,頭一回見到咱們大宋這麼威風!"
人群中還夾雜著不少外地來的客商。他們雖非本朝子民,但也被這熱烈的氣氛所感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宋朝廷,果然非同凡響!"
"難怪宋貨在我們那裡這麼受歡迎,原來背後有如此強大的國力支撐!"
"這次回去,一定要多帶些宋朝的貨物。有這樣的皇帝,宋朝的東西肯定會越來越值錢!"
龍車經過朱雀門時,守門的禁軍齊聲高喝:"恭迎官家凱旋!"
聲如雷霆,威震四方。城門樓上,彩旗招展,鼓樂齊鳴。
進入內城後,街道更加寬闊,兩旁的建築也更加雄偉。皇城司、開封府、大理寺、刑部大堂,無不懸掛著慶賀的橫幅。就連平日裡威嚴肅穆的禦史台,今日也張燈結彩,一派喜慶。
街頭巷尾,到處都能聽到百姓們的歡聲笑語:
"咱們大宋真是威武!西夏那麼大的國家,說滅就滅了!"
"聽說官家在興慶府審訊李乾順時,那廝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活該!誰讓他們年年來犯我邊境,殺我邊民的!"
"現在好了,西夏沒了,咱們邊境就太平了!"
一些手工藝人也趁機做起了生意:
"賣糖人咧!西征得勝糖人!"
"官家凱旋麵人!買一個圖個吉利!"
"勝利年畫!剛印的勝利年畫!"
甚至連茶樓酒肆都改了招牌:
"得勝茶樓"
"凱旋酒肆"
"滅夏居"
整座汴京城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太廟,莊嚴肅穆。
這裡是大宋列祖列宗安息之所,平日裡除了定期祭祀,很少有人能夠進入。今日官家凱旋,要向祖宗稟報戰功,自然要舉行最隆重的告祭儀式。
太廟前的廣場上,早已擺好了祭祀的器具:青銅鼎彝、玉璧珪璋、絲綢幡蓋,無不精美絕倫。祭壇上,牛羊豕三牲齊備,黍稷稻粱五穀俱全。香爐中,檀香繚繞,煙霧嫋嫋。
趙桓在內侍的服侍下,褪去袞冕,換上專門的祭服:玄色的袍子上繡著金龍,頭戴平天冠,腰束玉帶,足登舄履。整個人看上去更加莊嚴肅穆,有如神明降世。
鐘鼓齊鳴,禮樂大作。
"請官家入廟!"
司儀官高聲唱禮。
趙桓緩步走向太廟大門。兩旁,身著法服的太常寺官員持香爐引路,宮女們手捧花籃,撒花瓣於地。整個過程莊重而神聖,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