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開京,靖康二年二月初八。
晨鐘剛過,戶部尚書府內已是一片忙碌。
\"李尚書,慶州道來信了!\"戶部侍郎金承祖匆匆入內,手持一卷文書。
李光弼接過細看,眉頭緊皺:\"慶州知州樸仁貴竟敢如此!\"
\"如何了?\"金承祖問道。
\"你且聽聽這廝寫的什麼!\"李光弼展開文書朗讀,\""承蒙主上詔旨,然慶州地處偏遠,民力維艱,征丁一事,需從長計議。至於戰稅,更需詳察民情,不可急於求成。"\"
\"這...這分明是在推諉!\"金承祖憤然道。
\"豈止推諉?\"李光弼冷笑,\"樸仁貴此人出身新羅世族,其祖乃昔日新羅重臣。如今讓他征兵討金,他如何肯心甘情願?\"
\"尚書何意?\"
\"新羅故地,民心複雜。\"李光弼沉聲道,\"樸仁貴等人,骨子裡還是把自己當成新羅遺民,對我高麗朝廷未必真心擁戴。\"
\"那如何是好?\"
\"立刻派人前往慶州,傳我部文書:若三日內不見征丁名冊,即刻上報主上,請罪樸仁貴!\"
\"是!\"
同一時辰,兵部尚書府內。
\"金尚書,各道回報如何?\"兵部侍郎崔仲詢問道。
金甫當翻閱案上文書:\"大體而言,西京道、朔方道響應最快,黃海道、江原道次之,慶州道最為遲緩。\"
\"為何如此?\"
\"各有原因。\"金甫當分析道,\"西京道多高句麗遺民,本就對金人深惡痛絕;朔方道直麵金國威脅,知曉利害;黃海道、江原道民風彪悍,素來尚武。\"
\"那慶州道呢?\"
\"慶州道...\"金甫當歎息,\"新羅故地,世族林立,素來安逸。讓他們拿起刀槍與金人拚命,談何容易?\"
\"可主上已下定決心...\"
\"主上決心雖定,但執行起來卻不簡單。\"金甫當搖頭,\"你可知,征兵不僅要人,還要錢糧、軍械、訓練,樣樣都缺不得。\"
\"現在缺什麼?\"
\"什麼都缺!\"金甫當苦笑,\"國庫雖因去年豐收有所充實,但要養十萬大軍,仍是杯水車薪。至於軍械,我朝製造本就不精,如何能比得上南朝神器?\"
正說話間,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
\"報!\"一名兵部屬官匆匆入內,\"江原道急報!\"
\"何事?\"金甫當接過文書。
\"江原道知州洪承佑言,征兵遇阻!\"
\"遇阻?\"金甫當麵色一變,\"詳細說來!\"
\"江原道春川縣有大族金氏,乃昔日新羅重臣之後。知縣欲征其家丁壯,金氏族長金寶升拒不配合,言道:"吾族世代書香,豈能與粗鄙武夫為伍?"\"
\"豈有此理!\"崔仲大怒,\"國難當頭,他還擺什麼貴族架子?\"
金甫當沉吟片刻:\"立即傳令洪承佑,征兵不分貴賤,抗命者以叛逆論處!\"
\"是!\"
午時,門下省內。
門下侍中崔忠獻麵色陰沉,正與幾名心腹商議。
\"侍中,主上此舉實在冒險!\"給事中李安國憂心忡忡。
\"何止冒險?簡直是玩火自焚!\"散騎常侍樸升中搖頭,\"我高麗國力有限,如何能與金國抗衡?\"
\"諸位,慎言!\"崔忠獻低聲道,\"主上既已決定,我等隻能遵從。\"
\"可是侍中,\"諫議大夫尹彥貞道,\"各道回報並不樂觀。慶州道陽奉陰違,江原道世族抗命,就連向來聽話的忠清道,也有不少州縣拖延。\"
\"民心如此,可見此舉不得人心。\"李安國歎息。
\"不是不得人心,而是...\"崔忠獻沉思,\"世族門閥多有顧慮。他們擔心戰敗後,金人必追究責任,到時首當其衝的便是各地豪強。\"
\"那侍中以為如何應對?\"
\"靜觀其變。\"崔忠獻緩緩道,\"若主上能得南朝大力支援,我等自當全力配合。若是南朝支援有限...則另作計議。\"
眾人會意點頭。
黃昏時分,鄭知常府中。
\"知奏事,各道征兵情況如何?\"西京副留守金延宗問道。
\"參差不齊。\"鄭知常皺眉,\"西京道已征得壯丁三千,朔方道征得兩千,但慶州道至今不過數百人。\"
\"慶州道為何如此消極?\"
\"新羅故地,世族盤根錯節。\"鄭知常分析,\"樸仁貴等人表麵遵旨,暗中卻多有抵觸。\"
\"那如何是好?\"
\"我已上書主上,請派欽差巡視各道,督促征兵。\"鄭知常道,\"此事不能任由地方自便。\"
\"欽差人選如何?\"
\"我舉薦判尚書刑部事柳璨。\"鄭知常道,\"此人出身西京,對新羅世族無所顧忌,正適合此任。\"
\"妙!柳璨此人剛正不阿,必能整肅各道!\"
正說間,門外傳來通稟聲:\"報知奏事,平安道急使求見!\"
\"快宣!\"
須臾,一名風塵仆仆的使者入內:\"啟稟知奏事,平安道知州樸承宗有急報呈上!\"
鄭知常接過文書,越看臉色越凝重。
\"如何?\"金延宗關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