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道發現金軍異動!\"鄭知常沉聲道,\"樸承宗言,近日邊境探馬發現,對麵金軍似有調動,但不知其意圖為何。\"
\"會不會是金人察覺了我朝動向?\"
\"不無可能。\"鄭知常思索,\"我朝征兵動靜不小,金人若有細作,必然有所察覺。\"
\"那如何應對?\"
\"立即稟報主上,請示機宜。\"鄭知常起身,\"同時傳令各道,征兵之事加快進度,不可再有拖延!\"
深夜,王楷寢宮內。
\"主上,各道征兵彙總來了。\"內侍總管金富軾輕聲稟報。
王楷接過文書,借燭光細看,麵色逐漸陰沉。
\"怎會如此?\"王楷怒道,\"孤下旨征兵十萬,如今不過征得兩萬?其餘八萬何在?\"
\"主上息怒,\"金富軾小心道,\"據各道回報,征兵確有困難。\"
\"什麼困難?\"
\"其一,世族抗命。慶州、江原等道世族門閥,以各種理由拒絕征兵。其二,民力不足。連年戰亂,百姓生計艱難,壯丁多有逃亡。其三,軍械不備。各道庫存軍械有限,難以裝備大軍。\"
王楷聽罷,在寢宮內來回踱步:\"世族抗命...孤早該料到!\"
\"主上?\"
\"新羅、百濟故地世族,骨子裡不服我高麗朝廷!\"王楷咬牙道,\"平日裡表麵恭順,一旦有事,立刻露出真麵目!\"
\"那主上以為如何應對?\"
\"傳旨!\"王楷聲音嚴厲,\"即刻派遣欽差分赴各道,督促征兵!凡敢抗命者,不論世族貧富,一律嚴懲!\"
\"主上,若是動了世族,恐怕...\"
\"恐怕什麼?\"王楷怒視金富軾,\"難道為了幾個世族的顏麵,就放棄國家大業?\"
\"臣不敢!\"
\"孤告訴你,\"王楷聲音低沉,\"此次反金,成則國運昌盛,敗則亡國滅種!在此生死關頭,任何敢阻撓大業者,孤絕不姑息!\"
\"臣明白!\"
\"另外,立即派人前往南朝,催促軍械支援。\"王楷又道,\"沒有南朝火器,僅憑我軍現有裝備,如何能與金人抗衡?\"
\"臣這就安排!\"
王楷揮手示意金富軾退下,獨自在寢宮內沉思。
窗外夜色深沉,王楷心中卻思緒紛亂。他原以為下定決心後,舉國上下必然齊心協力。如今看來,理想與現實差距如此之大!
\"世族不服,民力不足,軍械匱乏...\"王楷喃喃自語,\"孤這步棋,走得太急了嗎?\"
但很快,他又堅定起來:\"不!富貴險中求!若是畏首畏尾,永遠隻能做金人的狗!\"
想到此處,王楷重新提筆,給南朝寫了一封更加急切的求援信。
同一時刻,慶州,樸仁貴府中。
\"族長,朝廷的催促越來越急了。\"樸氏族人樸承宗憂心道。
\"急什麼?\"樸仁貴冷笑,\"孤王一時衝動,就要拖我等下水?\"
\"族長慎言!\"樸承宗嚇了一跳。
\"有何不敢言的?\"樸仁貴不屑道,\"王楷此子年少輕狂,以為南朝支援便可與金國抗衡,簡直癡人說夢!\"
\"那族長以為如何是好?\"
\"拖!\"樸仁貴一字一句道,\"能拖多久拖多久!等王楷碰了壁,自然知道厲害!\"
\"可若是朝廷派欽差來督促...\"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樸仁貴胸有成竹,\"我新羅世族在此紮根數百年,豈是朝廷三言兩語就能動搖的?\"
次日清晨,開京,延英殿。
王楷召集核心臣僚議事。
\"諸卿,征兵情況你們都知道了。\"王楷開門見山,\"如此下去,十萬大軍何時能成?\"
\"主上,臣以為關鍵在於整肅各道。\"鄭知常出班道,\"世族抗命,必須嚴懲!\"
\"臣附議!\"金甫當道,\"軍令如山,豈容違抗?\"
崔忠獻猶豫片刻,也道:\"主上,征兵固然重要,但也需循序漸進。若是操之過急,恐引起更大反彈。\"
\"崔侍中何意?\"王楷目光如炬。
\"臣以為,可先從順從的州道開始,樹立榜樣。對於抗命的世族,可先警告,再嚴懲。\"
\"孤沒時間與他們慢慢磨蹭!\"王楷斷然道,\"傳孤旨意,立即派遣三路欽差:柳璨巡視慶州道,金承祖巡視江原道,崔仲巡視忠清道!限期一月,各道必須完成征兵任務!\"
\"臣等遵旨!\"
\"還有,\"王楷又道,\"立即加快與南朝的聯係。沒有火器支援,我軍如何能勝?\"
\"主上,\"李光弼道,\"國庫已開始籌措軍餉,但十萬大軍的開銷...\"
\"不夠就繼續征稅!\"王楷毫不猶豫,\"告訴百姓,這是為了國家獨立!\"
\"是!\"
散朝後,王楷獨自留在殿內,望著窗外的天空。
他知道,征兵不利隻是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軍餉、軍械、訓練、戰略...每一樣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成功,則國運昌盛;失敗,則萬劫不複。
\"天助我也!\"王楷握拳自語,\"此戰必勝!\"
窗外,開京城內一片忙碌。征兵的鼓聲此起彼伏,但應者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