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沉思片刻,忽然想起楊再興信中提及的\"千載難逢之機\",心中恍然:\"莫非......張總領也收到了再興的消息?\"
\"極有可能!\"王貴一拍大腿,\"若真如此,那這會師就不是尋常的會師了,而是要趁金軍分身乏術,發動全麵反攻!\"
\"對啊!\"張顯也反應過來,\"楊將軍不是說了嗎,此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眾將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興奮。唯有嶽飛依然沉著,在帳中來回踱步。
\"元帥,\"李霜筠輕聲道,\"您在擔心什麼?\"
嶽飛停下腳步,看向眾人:\"我擔心的是,若我貿然離開,河北防務如何?萬一撻懶是在演戲,我前腳一走,他後腳就殺回來怎麼辦?\"
這話一出,帳內頓時安靜下來。
\"元帥慮事周全,\"吳玠點頭道,\"確實不可不防。\"
\"那怎麼辦?\"牛皋著急道,\"總不能因為擔心,就不去會師了吧?\"
楊沂中思索道:\"要不然,元帥帶一部分人去,留一部分人守?\"
\"可若真要北伐,\"王貴擔憂道,\"兵力分散豈不是壞事?\"
張顯也道:\"而且,我聽說韓將軍也要去會師,到時候兩路主帥都不在,若金人有異動......\"
眾人爭論不休,一時間各執己見。
嶽飛聽著眾人的議論,心中權衡利弊。半晌,他忽然開口:\"沂中、玠兄,你們怎麼看?\"
楊沂中和吳玠對視一眼,楊沂中先道:\"末將以為,元帥應該親自前往。\"
\"為何?\"嶽飛問。
\"其一,張總領既然如此急召,必有重大軍情。若元帥不去,恐失良機。其二,我軍在河北經營已久,根基深厚,即便元帥暫時離開,也不至於亂了陣腳。\"
吳玠接道:\"沂中兄言之有理。而且,末將以為撻懶後撤,多半是真的兵力不足。若他真有詐,以我軍現在的實力,也足以應付。\"
\"那誰留守?\"嶽飛問。
\"末將請留守!\"吳玠和楊沂中異口同聲。
兩人互相看了看,楊沂中笑道:\"玠兄,你我都想留守,這如何是好?\"
\"不如這樣,\"吳玠道,\"末將守真定,沂中兄守前線。兩人分工合作,定保河北無虞。\"
嶽飛點頭:\"甚好。那我帶多少人去?\"
\"元帥,\"牛皋急忙道,\"末將要跟您去!\"
\"末將也去!\"王貴也道。
\"還有末將!\"張顯不甘示弱。
嶽飛看著三人,笑道:\"你們倒是積極。好,那就你們三個跟我去。帶五百精銳騎兵,輕裝簡從。\"
\"得令!\"三人齊聲應道。
\"元帥,\"李霜筠忽然開口,\"妾身也想去。\"
眾人一愣,牛皋率先反對:\"夫人,這可是軍中大事,您一個女子家......\"
\"牛將軍,\"李霜筠打斷他,聲音雖輕但很堅定,\"妾身雖是女子,但也是軍中醫官。若真要商議北伐,難道不需要醫官隨行?\"
嶽飛看著李霜筠,心中猶豫。
\"而且,\"李霜筠繼續道,\"元帥肩傷未愈,若妾身不在身邊,誰來照料?\"
\"夫人說得對,\"楊沂中讚同道,\"醫官確實不可少。而且,太原府那邊也有韓夫人,夫人去了也有個照應。\"
嶽飛沉吟片刻,點頭道:\"也好,那你也一同前往。\"
\"多謝元帥!\"李霜筠欣喜道。
\"既然如此,\"嶽飛轉向信使,\"回稟張總領,我即日啟程,三日內必到太原!\"
\"末將遵命!\"信使應聲退下。
\"諸位聽令,\"嶽飛起身,神色肅然,\"牛皋、王貴、張顯,立刻整頓五百精騎,準備出發。吳玠、楊沂中,你二人務必守好河北,若有異動,立即飛報太原。\"
\"末將遵命!\"眾將齊聲應道。
\"還有,\"嶽飛又道,\"派人密切監視撻懶動向,若有風吹草動,不可大意。\"
\"元帥放心,\"吳玠道,\"末將等定不負所托。\"
\"那夫人呢?\"牛皋忽然問道,\"她跟咱們一起騎馬?\"
嶽飛想了想:\"準備一輛馬車,讓霜筠坐車。雖然慢些,但也安全些。\"
\"不用!\"李霜筠搖頭,\"妾身會騎馬,跟大家一起就是。馬車太慢,會拖累行程。\"
\"這......\"嶽飛有些擔心。
\"元帥,妾身雖是女子,但這些年跟著軍隊,什麼苦沒吃過?騎馬算什麼?\"李霜筠笑道。
\"好吧,\"嶽飛點頭,\"那就一起騎馬。但路上若有不適,立刻告訴我。\"
\"妾身知道。\"
夜幕降臨,神武右軍大營燈火通明,一片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