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太原府。
經略使府內燈火通明,正堂中已經坐了不少人。張叔夜居中而坐,韓世忠、種師中分列左右,梁紅玉也在席間。眾人都在等待著什麼。
帳外傳來馬蹄聲,緊接著有親衛來報:\"啟稟總領,嶽帥到了!\"
\"快請!\"張叔夜起身相迎。
不多時,嶽飛大步走進正堂,身後跟著牛皋、王貴、張顯等將。一進門,韓世忠便哈哈大笑起來:\"喲,這不是咱們的河北郡公嗎?官家這次冊封,可真是恩寵有加啊!\"
嶽飛連忙拱手:\"世忠兄說笑了,在座都是前輩,嶽某豈敢托大?\"
\"什麼前輩後輩的!\"韓世忠擺手道,\"你現在可是郡公,跟我平起平坐!來來來,快坐下說話。\"
種師中在旁笑道:\"良臣兄,你就彆打趣鵬舉了。鵬舉,一路辛苦,快入座。\"
嶽飛這才坐下,牛皋、王貴、張顯也分彆落座。牛皋忍不住環顧四周,嘴裡嘟囔:\"這太原府果然氣派,比我們真定府大多了。\"
\"你這粗漢子,見了世麵就亂說話!\"王貴拍了牛皋一下。
韓世忠被逗樂了:\"這幾個小夥子倒是有趣。牛皋是吧?我聽說過你,勇猛得很!\"
\"嘿嘿,\"牛皋撓頭,\"韓將軍過獎了。末將隻是力氣大些,哪比得上您的本事。\"
\"力氣大也是本事,\"種師中和藹道,\"戰場上少不了你們這樣的勇士。\"
張叔夜見眾人寒暄得差不多,便開口道:\"鵬舉,河北那邊安排得如何?\"
\"托總領的福,河北暫時無虞,\"嶽飛道,\"某留吳玠、楊沂中守真定,兵馬三萬,足以應付撻懶。近日撻懶行動詭異,全線後撤,某判斷他是受了什麼刺激。\"
\"受刺激?\"韓世忠眼中閃過得意,\"那是當然!我們這邊剛打了大勝仗,他能不害怕嗎?\"
\"大勝仗?\"張顯好奇道,\"韓將軍,到底是怎麼回事?某一路聽說河東打了勝仗,但具體情況不甚了解。\"
韓世忠頓時來了精神:\"哈哈,這話說來可就長了!\"他端起酒杯,\"兀術、宗翰那兩個狗賊,自以為聰明,在沁水河給我設了個圈套......\"
接下來,韓世忠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河東決戰的經過。從金軍的誘敵之計,到自己中計被圍,再到用掌心雷反擊,最後張叔夜的神機營及時趕到。
\"掌心雷威力如何?\"嶽飛關切地問,\"某軍也仿製了一些,但不知效果如何。\"
\"威力大得很!\"韓世忠拍案道,\"當時某手中有官家禦賜的五百顆掌心雷,一齊投出去,炸得金軍哭爹喊娘!\"
牛皋聽得眼中放光:\"五百顆一起炸?那得多厲害!\"
\"你是沒看見,\"王貴也興奮起來,\"當時金軍的鐵浮屠衝過來,黑壓壓一片,看著就讓人腿軟。結果掌心雷一炸,人仰馬翻,陣型大亂!\"
\"最精彩的還在後麵,\"韓世忠繼續道,\"張總領的神機營趕到,那排隊槍斃的威力,簡直是......\"
\"排隊槍斃?\"張顯不解,\"那是什麼戰法?\"
這次是張叔夜接過話頭:\"神機營的獨門戰術。士兵排成幾排,輪番射擊,火力連綿不絕。金軍從未見過如此戰法,完全懵了。\"
\"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嶽飛虛心請教。
張叔夜詳細解釋了三段擊的戰術要領:\"第一排射擊後立即退到後麵裝填,第二排接著射擊,第三排再跟上。如此循環,敵人永遠麵對的都是準備好的火槍。\"
\"妙啊!\"王貴讚歎,\"這樣一來,火器裝填慢的弱點就被克服了!\"
\"不僅如此,\"種師中補充道,\"齊射的威力和聲勢,對敵軍心理打擊極大。金軍從未見過如此密集的火力,當場就被震懾住了。\"
\"怪不得兀術、宗翰敗得如此之慘,\"嶽飛感歎道,\"三萬人馬,最後隻逃出三千,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說,\"梁紅玉輕聲道,\"時代變了。有了神機營這樣的新式軍隊,傳統的戰法都要改變。\"
\"嫂子說得對!\"牛皋興奮道,\"以後打仗,靠的就是這些新玩意兒!\"
\"誰是你嫂子?\"梁紅玉佯怒,\"沒大沒小的!\"
眾人哄笑,氣氛一時輕鬆起來。
\"言歸正傳,\"張叔夜擺手,\"河東大勝的消息,金人肯定已經知道了。撻懶後撤,兀術、宗翰龜縮朔州,這些都說明金人已經感到威脅。\"
\"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韓世忠道,\"我們應該趁勢北進,收複失地!\"
\"北進的目標是哪裡?\"嶽飛問道。
張叔夜起身走到輿圖前:\"朔州、應州、大同,這一線都在金人手中。兀術、宗翰的殘部,現在就在朔州。\"
\"那就先打朔州!\"牛皋躍躍欲試,\"滅了兀術、宗翰,報仇雪恨!\"
\"你這莽漢,就知道打打殺殺,\"王貴搖頭,\"攻城哪有那麼簡單?\"
\"怎麼不簡單?\"牛皋不服,\"有神機營的火器,還攻不下一座城?\"
\"話不能這麼說,\"張顯較為謹慎,\"朔州城堅,金人經營多年,絕非易與。\"
嶽飛沉思道:\"依某之見,應該先取朔州。朔州距離較近,補給便利。而且拿下朔州,就能切斷大同與燕京的聯係。\"
\"鵬舉考慮周全,\"種師中點頭,\"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才是用兵之道。\"
韓世忠卻有不同想法:\"我倒覺得應該兵分兩路,朔州、應州一起打。分散金人注意力,免得他們集中兵力死守一處。\"
\"兵分兩路?\"張叔夜思索道,\"倒是個好想法。不過這樣一來,兵力就要分散了。\"
\"我們現在有多少兵馬?\"嶽飛問道。
張叔夜掰著手指算道:\"某手下神機營一萬人,良臣和端孺兄的河東軍兩萬餘人,加起來三萬出頭。\"
\"某河北那邊,\"嶽飛道,\"可以抽調一萬五千人北上,留一萬五千守河北。\"
\"如此算來,咱們總共有四萬五千人,\"韓世忠興奮道,\"對付朔州、應州綽綽有餘!\"
\"兵力是夠了,\"種師中卻提醒道,\"但糧草輜重呢?四萬多人的軍隊,每日消耗糧食數百石,還有軍械、藥材、草料,這些都要提前準備。\"
張叔夜深以為然:\"端孺兄說得極是。糧草未動,兵馬先行,這是兵家大忌。\"
\"那需要準備多長時間?\"王貴問道。
張叔夜沉思片刻:\"從太原到朔州,路程約二百裡。四萬大軍加上輜重,行軍至少需要五日。攻城準備再需要兩日,也就是說,我們至少要準備七日的糧草。\"
\"七日?\"牛皋撓頭,\"那得多少糧食?\"
\"四萬五千人,每人每日一升米,就是四萬五千升,\"種師中算道,\"七日就是三十一萬五千升,約合三千石。\"
\"還有戰馬草料,\"梁紅玉補充道,\"攻城器械,醫療用品,這些也不能少。\"
嶽飛點頭:\"確實如此。而且攻城不比野戰,可能要耗費更長時間,糧草準備要充足。\"
\"那神機營的火藥彈丸呢?\"張顯問道,\"這些消耗量也不小吧?\"
張叔夜道:\"火藥倒是不缺,格致院已經大量生產,存儲在太原的就有數萬斤。彈丸也備了十萬餘發。但運輸是個問題,火藥不能受潮,彈丸很重,都需要專門的輜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