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攻城器械,\"韓世忠道,\"神威將軍筒雖然威力大,但也重得很,需要專門的車輛運輸。\"
\"看來這準備工作還真不少,\"牛皋感歎道。
\"當然不少!\"王貴拍了拍牛皋,\"打仗可不是過家家,每一樣都要考慮周全。\"
張叔夜走到輿圖前,用手指在地圖上劃動:\"從太原到朔州,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官道,路好走但路程略遠;一條是山道,路程近但難行。\"
\"大軍行進,還是走官道穩妥,\"種師中建議道,\"山道雖近,但輜重難行。\"
\"而且,\"梁紅玉補充道,\"萬一遇到金軍襲擾,官道上比較容易展開陣型。\"
嶽飛讚同:\"夫人說得對。安全第一,不可貪圖一時之快。\"
\"那就走官道,\"張叔夜拍板,\"但這樣一來,行軍時間就要增加一日。\"
\"多一日就多一日,\"韓世忠道,\"穩妥最重要。\"
正說著,帳外忽然有人來報:\"啟稟總領,探馬來報,撻懶又撤軍了!\"
\"什麼?\"眾人都是一驚。
張叔夜連忙問道:\"撤到哪裡了?\"
\"易州一線,足足撤了百裡!\"
這消息讓在座眾人麵麵相覷。
\"看來河東的勝利,對金軍打擊真的很大,\"嶽飛分析道。
\"撻懶這一撤,等於給我們讓出了北進的道路,\"種師中捋須道。
韓世忠激動地站起來:\"好機會!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金軍士氣低落,正是我軍北進的最佳時機!\"
\"確實是好機會,\"張叔夜點頭,\"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做好充分準備。\"
\"總領說得對,\"嶽飛深表讚同,\"機會難得,但也不能因為急躁而壞了大事。\"
牛皋忍不住道:\"那我們什麼時候出兵?\"
張叔夜沉思道:\"按照剛才的分析,我們至少需要十日時間準備。集結兵馬需要三日,籌備糧草輜重需要五日,最後統一部署需要兩日。\"
\"十日......\"韓世忠有些著急,\"會不會太慢了?萬一金人有了防備......\"
\"良臣兄,\"種師中勸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十日準備時間,已經很緊張了。\"
\"而且,\"嶽飛補充道,\"金人現在自顧不暇,十日之內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化。\"
\"還有一點,\"梁紅玉提醒道,\"我們要給河北的吳玠、楊沂中留出時間,讓他們安排好防務,抽調兵馬北上。\"
張叔夜點頭:\"諸位說得都對。就這麼定了,十日後大軍齊集,十二日後開始北進!\"
\"那具體如何分工?\"嶽飛問道。
張叔夜思索道:\"某負責神機營的調度和火器準備,良臣負責河東軍的集結和前鋒任務,端孺兄負責糧草輜重和後勤保障。\"
\"某負責協調河北兵馬,\"嶽飛道,\"五日內讓他們趕到太原。\"
\"妾身負責醫療物資的準備,\"梁紅玉道。
\"妾身也願意儘一份力,\"李霜筠也道。
\"至於具體的作戰安排,\"張叔夜繼續道,\"等兵馬齊集後再詳細商議。但大致的思路是,兵分兩路,朔州、應州同時進攻。\"
\"神機營如何分配?\"韓世忠關心道。
\"一分為二,兩路各帶五千,\"張叔夜道,\"火器的威力,必須充分發揮。\"
\"那誰攻朔州,誰攻應州?\"牛皋問道。
\"這個......\"張叔夜看向嶽飛和韓世忠,\"你們兩位的意見呢?\"
嶽飛和韓世忠對視一眼,韓世忠笑道:\"鵬舉兄弟,你說呢?\"
\"某覺得世忠兄攻朔州比較合適,\"嶽飛道,\"兀術、宗翰就在朔州,世忠兄正好報仇雪恨。某攻應州即可。\"
\"好!就這麼定了!\"韓世忠拍案道,\"某要親手抓住兀術、宗翰那兩個狗賊!\"
就在眾人商議得熱烈時,帳外又有人來報:\"啟稟總領,朔州方向又有消息!\"
\"說!\"
\"朔州城內升起狼煙,似乎在向北方求援。而且有一支金軍從朔州出發,向大同急行軍!\"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都沉默了。
\"看來金人也知道危險了,\"種師中分析道。
\"那我們更要抓緊時間,\"韓世忠道,\"趁他們援軍未到,先下手為強!\"
\"不過這也說明,金人並非完全沒有準備,\"嶽飛冷靜道,\"我們更要小心應對。\"
\"還有一點,\"張叔夜提醒道,\"從朔州到大同的那支金軍,很可能是去搬救兵的。我們要做好應對援軍的準備。\"
\"怕什麼援軍?\"牛皋大大咧咧道,\"來多少滅多少!\"
\"話不能這麼說,\"王貴搖頭,\"金人雖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可小覷。\"
\"某建議,\"嶽飛道,\"在攻城的同時,要派一支軍隊專門阻擊援軍,免得腹背受敵。\"
\"好主意,\"張叔夜讚同,\"某會安排一部分神機營專門負責這個任務。\"
眾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包括行軍路線、後勤補給、傷兵救治、通信聯絡等等。直到深夜,才把所有問題都討論清楚。
\"諸位,\"張叔夜最後總結道,\"此次北伐,意義重大。朔州、應州隻是開始,真正的目標是燕雲十六州。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務必成功!\"
\"定不負總領重托!\"眾將齊聲應道。
會議結束後,眾人陸續散去。嶽飛獨自走到院中,仰望北方的夜空,心潮澎湃。
燕雲十六州,祖宗故土,今夜終於看到了收複的希望!
他輕聲吟誦道: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今將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狼居胥!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重整舊山河,告英烈!\"
燕雲,某嶽飛,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