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晟緩緩站起身,走下龍椅。每一步都很沉重,仿佛踩在所有人的心上。
他來到工部尚書完顏古論納麵前,緩緩蹲下身,直視著對方恐懼的雙眼。
\"古論納,\"他的聲音很輕,但每個字都清晰得令人心顫,\"朕不怪你。朕現在隻想知道一件事,你實話告訴朕。\"
\"陛下……請……請講。\"古論納已經嚇得說話都不利索了。
\"給你全大金最好的工匠,最足的銅鐵,把所有俘來的宋人工匠都交給你,不計成本,不計代價。你需要多久,能給朕造出三十門那樣的神炮?\"
這個問題,擊中了所有人內心最深的恐懼。
完顏古論納渾身劇顫,以頭搶地,泣不成聲:\"陛下……恕臣……恕臣萬死!宋人之鑄炮術,其煉鋼之法,其火藥配比,其膛線雕刻……皆有獨門秘技,非我大金工匠能及。臣曾遣人潛入宋境,試圖盜取圖紙,皆無功而返。便是有現成樣品在手,若無三五年之功,窮儘國力,聚天下工匠……也……也難仿其一二啊!\"
\"三五年……\"
完顏晟笑了,笑聲中充滿了無儘的悲涼。
他終於明白了。這不是一場戰役的失敗,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他引以為傲的大金鐵騎,在那些鋼鐵巨獸麵前,脆弱得如同草芥。
他之前所有的計劃——燕京決戰、十一萬大軍雲集、以逸待勞——都成了一個建立在無知基礎上的笑話。
\"陛下!\"左丞相完顏宗乾突然開口,聲音中帶著絕望的瘋狂,\"既然如此,不如……不如舉國北遷!退守上京!\"
\"北遷?\"韓企先立刻反對,\"燕雲乃我大金根基所在,若失此地,則大金危矣!\"
\"那你說怎麼辦?\"戶部尚書完顏希尹也急了,\"打又打不過,守又守不住,難道就這樣等死?\"
\"諸位!\"樞密院知院事完顏宗敏站了出來,\"依臣之見,不如遣使求和!割地賠款,換取喘息之機!\"
\"荒謬!\"撻懶大聲反對,\"我大金開國以來,何曾向敵人低頭?況且宋人貪得無厭,今日割地,明日又要什麼?與虎謀皮,豈能長久?\"
\"那你的意思是死戰到底?\"
\"正是!大不了一死!\"
\"匹夫之勇!\"
\"投降之論!\"
殿內瞬間陷入激烈的爭吵,君臣失儀,各派意見嚴重分歧。有主戰的,有主和的,有主張北遷的,甚至還有人提議分兵突圍,各自為戰。
完顏晟靜靜地聽著,沒有製止。他知道,這些爭論都沒有意義。因為所有的方案,都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前提——以為還有選擇的餘地。
實際上,從宋軍裝備了那種恐怖的火炮開始,這場戰爭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不知過了多久,爭吵聲漸漸平息。所有人都看向了依舊沉默的皇帝。
完顏晟緩緩抬起頭,眼中的恐懼與茫然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徹骨的、狼一般的冷靜與狠厲。
\"韓企先。\"
\"臣在。\"
\"你之前說,趙桓小兒年少氣盛,滅夏之後,必然驕狂。\"完顏晟的聲音很輕,但清晰得讓每個人都能聽見,\"你說對了,他的確驕了。但他驕的,不是戰功,而是他手裡的神器。他以為,有此神器,便可無敵於天下。\"
韓企先不解:\"陛下,難道不是嗎?\"
\"是,也不是。\"完顏晟緩緩站起,走到牆邊的巨幅輿圖前。他的目光不再看燕京,而是看向了更北方的上京,以及那片廣袤的草原。
\"神器再利,也需人來用,需糧草來養,需輜重來運。\"他伸出手指,在輿圖上劃出一條長長的線,\"你們看,他的補給線,從汴京到燕京,長達千裡!沿途要經過黃河、太行山、恒山……這,就是他最大的死穴!\"
眾人頓時精神一振。
\"陛下英明!\"韓企先率先反應過來,\"宋軍雖然火器犀利,但深入我境千裡,孤軍作戰,補給困難!\"
\"不錯!\"完顏晟猛地轉身,目光如刀,\"傳朕三道密旨!\"
殿內所有重臣立刻跪下,準備聆聽這關係到國運的重要決策。
\"其一!\"完顏晟的聲音斬釘截鐵,\"命撻懶,即刻在燕京城外實施焦土政策!焚毀所有村莊、田地,填平水井,砍伐果樹!城內所有府庫、糧草、軍械,乃至一針一線,分批運往上京!朕要讓趙桓得到一個一無所有、餓殍遍野的死地!\"
撻懶大驚:\"陛下!這是要……放棄燕京?!\"
\"是放棄,也不是放棄!\"完顏晟冷冷道,\"朕要用一座空城,一座沒有任何價值的空城,拖住他的主力!讓他進退不得!占了,得不到任何好處;撤退,又不甘心!\"
\"妙計!\"韓企先眼中爆發出精光,\"如此一來,宋軍必然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