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周而複始地過著,孩子漸漸長大了。
大樣上學晚,初中畢業,已經十七歲了,他不想繼續讀書了,說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丁濟群就托關係讓他進部隊當了兵。
齊霽囑咐他,“當兵更要有文化,你爹可以幫你走關係,但真本領得你自己學出來。”
丁濟群擔心大樣太實在,在外頭會吃虧。
齊霽也擔心,但口中說,“沒誰會願意跟精明到一點虧都不吃的人做朋友,大樣有大樣的運道,他會做得很好的。”
二樣跟齊霽說,“娘,我要上高中,一定給娘考個大學回來!”
齊霽心中發苦,傻小子,你是不知道,等你高考時候,全國都不招收了,到時候你可彆哭,為娘的,就是沒法告訴你啊!”
二樣才十五,當兵太小,隻能繼續讀書,讀吧,各人有各人的命運。
這天,齊霽發現丁濟群的床頭,居然放了一本《紅樓夢》,還是豎版的。
“哎你怎麼想起看《紅樓夢》了?”
“上頭下了命令,每個乾部都必須看,一遍不行,至少三遍呢!”
“那倒是,這本書,值得你多看幾遍,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理解。”
“你啥時候看的,我怎麼看你看書呢,還不止一遍的看?”
“嗐,就前幾年唄,生孩子的特少,我在單位要是餓了,就使勁看書,什麼書都看,書籍不是精神食糧嗎,看書也能解餓啊!”
這句話成功勾起丁濟群關於媳婦在那幾年裡,一直把糧食都省給他們爺四個吃的記憶,心中的愧疚升騰而起,完全忘記追問她那本書的去向。
“你看到哪兒了?”齊霽問。
“我大致捋了一遍,開頭有點墨跡,詩詞太多有點看不下去,第五章嚇了一跳,真敢寫啊!後麵鶯鶯燕燕哭哭啼啼的,看不下去,哦,對了,王熙鳳夠狠,賈瑞死得挺慘。”
“你大概愛看《西遊記》吧。”
“對,《西遊記》比較好看,一章一個故事,呔,妖怪哪裡走!一棍子打死了事,打不死趕緊搬救兵,繼續朝前走。”
“《西遊記》我也愛看,不過《紅樓夢》有很多地方還是沒看懂,大概隻有明末清初那個時代的人,才能真正看懂吧。”
“有啥看不懂的,詩詞不懂,故事情節還不懂嗎,不就是賈寶玉不愛讀書不考功名,導致賈家敗落了嗎?”
“唉,你看得還真是夠粗的。”齊霽用指節敲敲丁濟群的書,“這是本反清複明的書!”
“啥?”丁濟群一下坐起來,“反清複明?”
“對啊,古代各種避諱特彆多,文人又以大白話為恥,所以詩詞文章多是有所隱喻,加上當時大興文字獄,所以這部小說,寫得躲躲藏藏,有人覺得它是淫書,有人覺得它是愛情小說,有人覺得是曆史小說......”
“娘的,給你能的,你要上天啊,說得頭頭是道地!”
“彆瞧不起後進的人啊,丁團長!你看,甄士隱,賈雨村,是不是就是真事隱去,假語存留?”
“嘿!你還彆說!”丁濟群來了興致,靠過去,隨口問,“那你說,賈寶玉隱喻啥?”
“這個啊,我還真好好地想過。”——我還真好好看了不少視頻。
“你快說!”
“賈寶玉暗喻著傳國玉璽。”
“啥?”
“你看啊,賈寶玉是銜玉而生吧,口裡一個玉,不就是國麼。他還愛吃胭脂,胭脂是紅色的,印泥也是紅色的,玉璽愛吃印泥沒錯吧!”
丁濟群臉色變幻,顯然從未想過一部小說,還會這樣隱喻。
“你看過《三國演義》,記得第六回裡麵有一段是這麼寫傳國玉璽的吧,說軍士發現一口井中有五色毫光,命人下井打撈,撈起一個女屍,屍體日久不爛,原來脖子上掛了個朱紅小匣,裡麵是個玉璽,方圓四寸,鐫刻著五龍交鈕,缺了一角,用黃金鑲補,還有八字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你再看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也有著五色花紋,也有八個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和傳國玉璽上的八個字,幾乎就是一個意思。
三國裡寫的是宮女投井,紅樓夢裡也有丫鬟金釧因賈寶玉而投井。是不是都對上了?”
“娘嘞,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啊!”丁濟群拍著腦門,“怪不得要所有乾部都看紅樓夢呢,還真是啟發腦子啊!”
“我問你,賈寶玉大名叫什麼?”
“哎?哎?他好像,沒有大名!”
“對啊,沒有大明。”
“你你你,你這娘們!”丁濟群臉色嚴肅起來,用手指點點齊霽,“你彆說了!等我把第二遍讀完,咱倆再好生討論一番!”
“也好也好,我也再讀上一遍!這遍,就把它當作醫書來讀。”
喜歡姑奶奶的軍婚請大家收藏:()姑奶奶的軍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