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以不認識宮長安,但他們相信並肩王。
在百姓們心中,宮長安的到來,或許意味著新的希望與改變,他們期待著在這位年輕王爺的治理下,北地能夠更加繁榮昌盛。
當然,在這熱鬨非凡的迎接隊伍中,人群裡不時傳來陣陣小聲的議論,而話題的中心正是宮長安。
一位頭發花白,身著粗布麻衣的老者,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感慨地說道:“咱們北地啊,總算是來封王了!這麼多年,可算是有主心骨了。”
旁邊一位中年漢子微微點頭附和,臉上卻又隱隱透著擔憂。
這位中年漢子皺著眉頭,低聲嘟囔道:“不過,我聽說鎮北王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呐。你說就他這樣,也不知道能不能好好管理北地,彆到時候把這好好的地方給弄亂了。”
他的話語裡滿是憂慮,引得周圍幾人也跟著小聲附和起來。
這時,一位麵容憔悴,身形瘦弱的婦人也忍不住開口:“唉,也不知道鎮北王會不會一來就加稅。要是繼續加稅,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家,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一家老小,全指著這點收成過日子呢。”
聽到這話,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漢立刻反駁道:“彆胡說!鎮北王可是並肩王的兒子,並肩王是什麼人物你們不知道嗎?那可是守護我大夏多少年的守護神呐!他為咱們大夏,為咱們北地,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現在並肩王走了,鎮北王作為他的兒子,虎父無犬子,肯定差不到哪裡去。咱們得對他有點信心。”
周圍不少人聽了這話,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是啊,希望他能愛戴咱們老百姓,帶著咱們北地過上好日子。”
……
宮長安端坐在高大的駿馬上,身姿挺拔,神色沉穩。
來到城前,這一眼望去,他心中不禁一震。北地百姓的衣著狀況,與他之前在其他郡縣所見的百姓相比,簡直有著天壤之彆。
隻見他們身上的衣服大多破舊不堪,補丁摞著補丁,布料磨損得幾乎能透出肌膚。
許多人的袖口、領口都已綻線,隨著微風輕輕飄動,就像風中搖曳的破旗。
再仔細瞧瞧,不少百姓的褲子上也是千瘡百孔,甚至有的孩子隻能穿著用粗布勉強縫起來的“百家衣”。
宮長安微微皺眉,觀城可是北地最富裕的城池啊,在這最繁華之地,百姓們竟都如此窮困潦倒,那其他地帶的百姓生活又該是怎樣的艱難?
一股沉重的責任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此時,無論是身著官服、神情恭謹的官員,還是穿著破舊、滿是期待與忐忑的百姓,都齊刷刷地“撲通”一聲跪地,聲音整齊且洪亮:“參加王爺!”那聲音回蕩在城門前,久久不散。
宮長安翻身下馬,目光平和而堅定地掃視著眾人,隨後揚了揚手,聲音清晰有力地說道:“諸位平身!本王承蒙皇恩受封北地,自此將全麵接管北地事務。
本王定會殫精竭慮,不負聖上所托,不負北地百姓的期望,矢誌不渝地為北地百姓謀福祉,讓北地煥然一新,讓諸位都能過上富足安樂的生活!”
眾人聽聞宮長安這番話語,心中皆是一暖,紛紛再次拜謝,聲音中滿是感激與期待:“多謝王爺!”
這整齊劃一的聲音,猶如滾滾浪潮,在觀城的上空回蕩。
緩緩走進觀城。
來了!
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