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你幫我讀一下,王府發的通知是啥,老夫不識字!”
在觀城繁華熱鬨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
街道一旁的公告欄前,此時正圍著一群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
人群中,一位頭發花白、身著粗布麻衣的老頭,眯著眼睛,努力地湊近公告欄,可那密密麻麻的字對他來說宛如天書,怎麼也瞧不明白。
老頭一邊說著,一邊用那粗糙且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拍了拍身旁一位穿著樸素布衣的年輕小夥子的肩膀,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求助。
“真好!鎮北王對咱們百姓太好了。”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感慨了一句,話語裡滿是對鎮北王的稱讚。
“太好了,以後咱們稅賦直接減半,終於不用過苦日子了!”另一個人緊接著附和道,聲音中透著難以掩飾的激動與喜悅。
麵對老頭的詢問,這位布衣小夥子先是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溫和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圓地說道:
“老爺子,王府通告,鎮北王念及百姓民生,深知百姓生活不易,為了讓百姓能過上更好的日子,自今年起,稅賦減半,咱們有好日子了。”
小夥子的聲音不算大,卻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
“好好好!北郡啊終於盼來了位好王爺!”
老頭聽聞,滿是皺紋的臉上頓時綻開了花,他雙手合十,連連點頭,嘴裡不停地念叨著,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
周圍的人們也紛紛隨聲附和,一時間,讚揚聲此起彼伏,在街道上空回蕩……
“長史大人,您覺得王爺此舉那位會怎麼看?”
張二河微微皺眉,目光從窗外收回,轉頭看向坐在對麵的徐光啟,語氣中帶著一絲隱憂,開口問道。
隔著窗子正好將街道的景象儘收眼底。
徐光啟端起桌上的茶盞,輕抿了一口,神色淡定。
放下茶盞,不緊不慢地說道:“郡守大人不必多慮,封地內事務向來由封王自行管理,向來朝廷秉持著不輕易插手的原則,陛下自然不會過多乾涉。”
張二河聽聞,臉色一愣,他向前傾了傾身子,說道:“長史大人,您知道的,我並非說這個。
王爺明言補充軍隊人數,可是依我觀察,那數量顯然不止二十萬。如此大規模地擴充軍備,會不會引起朝廷的不滿,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徐光啟神色一凜,微微沉吟片刻。
他輕撫著下巴,思索一番後緩緩說道:“邊境王地內,陛下早年就定下了五萬兵馬的戰備空間。
王爺如今雖多征了幾萬兵馬,但實際上並沒有超出界限。”
說到此處,他目光深邃,和張二河對視一眼,接著道:“看著吧!王爺肯定還會有大動作。當然,這也隻是老夫胡亂猜測。
王爺這一係列舉動,可能是在試探朝廷的態度。朝廷對封王的軍備管控,向來是敏感之事,王爺此次擴充兵力,看似在規則邊緣遊走,實則背後深意值得玩味。”
張二河神色凝重,微微皺眉,緩緩開口說道:“長史大人,聽聞江東之地中,有幾處城池裡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徐光啟聽聞,神色卻依舊鎮定自若,臉上閃過一絲不屑,輕描淡寫地回應道:“不過是山野流寇罷了,成不了氣候!”
他微微抬起下巴,眼神中透著一種久經世故的篤定。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稟州之地,近來亂象叢生,四方皆起動亂。一些不法之徒以妖言惑眾,致使百姓人心惶惶,陷入無儘的惶恐之中,生活苦不堪言,可謂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