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離從容地領著大峪使者一行人在觀城之中漫步參觀。
“月離統領,聽聞鎮北王研製了不少作戰武器,不知能否見識一下?”
就在眾人參觀之際,使團中一位身形略顯富態、麵容沉穩的年長使者開口說道。
他目光平和卻又暗藏深意,話語一出,便吸引了身邊幾人的注意。
月離心中微微一動,麵上卻依舊保持著得體的微笑,轉頭看向這位發問的使者。
此人正是這次談判的主要人員樊榮,而且據天網此前詳儘的查探情報顯示,樊榮在大峪皇朝身份尊崇,乃是位高權重的相爺。
在大峪,他輔佐峪皇,參與著朝堂諸多事務,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此次親自前來,可見大峪對此次談判以及對北國局勢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月離心中快速思索著樊榮此番提問背後的意圖,略作停頓後,依舊保持著謙遜有禮的態度回應道:“樊相,王爺所研製的作戰武器,多涉及軍事機密。
不過,觀城之內亦有展示一些彰顯我北國特色的器械,相爺不妨移步一觀。”
月離的回答既沒有直接拒絕,又巧妙地避開了對方窺探軍事機密的意圖。
聽到月離這般回應,樊榮臉上並未流露出絲毫意外之色。
他在大峪朝堂摸爬滾打多年,深諳軍事之道,自然明白軍隊武器這等機密,唯有在敵方全然不知底細之時,方能發揮出最大威力。
若是隨意示人,豈不是自斷臂膀。
隻是,他內心深處實在是好奇不已,宮長安究竟是如何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讓北國發生這般翻天覆地的改變。
樊榮心中暗自思量,這其中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手段與謀略。
宮長安能讓貧窮落後的北國,迅速崛起並擁有戰勝蠻族八十萬大軍的實力,絕非偶然。
這背後所涉及的軍事布局、經濟統籌以及人才招攬等諸多方麵,想必都有著精妙絕倫的安排。
其實,不僅是樊榮對宮長安充滿好奇,一旁的楚汐瑤同樣如此。
楚汐瑤很早之前就對宮長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少年,當初僅帶著三千士兵來到北國。
在極為短暫的時間裡,就改變了北國貧窮積弱的麵貌,更是讓北國軍隊戰勝了實力強勁的蠻族大軍。
這一切,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在她的認知裡,即便那些名震天下的軍事奇才,也難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創造出這般驚人的成就。
在之前,楚汐瑤聽聞了諸多關於震北王的傳聞,那些話語就像絲絲縷縷的線,在她腦海中編織出一個模糊又神秘的形象。
有人說他智謀超群,也有人說他善於偽裝,本身就是不世奇才,之前一直在藏拙。
然而,這些都僅僅是道聽途說,她從未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位北王的風采。
直到上次相見,當楚汐瑤真正見到宮長安時,她心中原有的那點認知瞬間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強烈的神秘感。
宮長安身上仿佛籠罩著一層無形的迷霧,讓她愈發琢磨不透。
那深邃的眼眸,仿佛藏著無儘的智慧與故事,舉手投足間的沉穩與自信,又豈是尋常少年能夠擁有的氣質。
楚汐瑤心裡明鏡似的,她所掌握的那些關於宮長安的情報,大多來源於各種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