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鬨鐘還沒響,吳一處已經睜開了眼。
手機屏幕亮著,最後一條消息是群裡那個準備去支教的年輕人發的:“地圖換了,出生點選在西南山區。”他盯著看了幾秒,把手機翻過來扣在床頭櫃上,起身拉開窗簾。
天邊剛泛出灰白,樓下的早點攤還沒出攤,整條街安靜得像副本刷新前的寂靜三秒。他站在窗前,腦子裡不是數據也不是策劃案,而是瑪法大陸的日複一日——蹲野豬洞刷經驗、守赤月魔穴等boss、淩晨三點還在組織公會戰。那時候沒有係統提醒你該升級了,但你知道,隻要今天比昨天多打一隻怪,你就離變強近了一步。
他轉身走到書桌前,翻開那本邊緣卷起的筆記本,筆尖落在紙上,寫下一行標題:"現實修煉計劃v1.0"。
下麵分了三欄。
第一欄寫著“體能模塊”:晨六點,公園訓練90分鐘,內容包括熱身、慢跑、核心力量、拉伸。對應的是瑪法世界的“基礎屬性加點”,力量決定負重,敏捷影響反應,體力關乎續航,哪一項都不能拖後腿。
第二欄是“魔法感知訓練”:晚八點,靜坐冥想一小時,嘗試引導體內氣息流動,模擬施法前的咒語凝結過程。雖然現實沒火球術,也沒治愈術,但他始終記得,在瑪法時每一次釋放技能前,都有種細微的能量在經脈裡遊走的感覺。那不是幻覺,是身體對規則的適應。
第三欄是“成長記錄”:每日打卡,記錄心率、睡眠質量、精神狀態,每周對比一次變化曲線。就像當年在遊戲裡截圖存檔裝備提升一樣,進步要看得見。
寫完最後一行,他合上本子,嘴角揚了一下:“新人玩家的第一步,從來不是抽神裝,而是定好每日上線時間。”
第二天清晨六點整,城市還在蘇醒邊緣,吳一處已經站在小區門口,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速乾t恤,褲腳卷到小腿,腳上是一雙舊款跑鞋。
他深吸一口氣,邁步衝了出去。
前五百米還算輕鬆,呼吸節奏穩定,腳步有力。可一過八百米,胸口就開始發悶,雙腿像是灌了水泥,膝蓋關節隱隱發酸。跑到一千米時,他已經不得不放慢速度,彎著腰靠在路邊一棵梧桐樹下喘氣。
汗順著額角往下淌,滴在手背上。
他抬頭看了眼前方空蕩的步道,忽然笑了。
這感覺太熟悉了。當年在毒蛇山穀被一群白野豬圍追三公裡,也是這樣,肺像要炸開,腿快斷了,可身後怪物嗷嗷叫著撲上來,你不跑就得掉裝備。現在雖然沒人追,但那份疲憊感一模一樣。
“跑一分鐘,走兩分鐘。”他自言自語,“就當是在清小怪攢經驗。”
重新起步後,他一邊調整節奏,一邊在心裡默念當初學火球術時的咒語口訣。不是真指望冒出火焰,而是用那種熟悉的儀式感撐住意誌。每完成一個循環,就在腦海裡給自己加一點經驗值。
三公裡終點線是他自己畫的——踩過公園長椅旁那塊帶裂紋的地磚就算通關。
當他真正跨過去時,整個人幾乎脫力,衣服濕得能擰出水來,但臉上卻掛著笑。
“首日任務完成。”他掏出手機,打開備忘錄,敲下第一條記錄:“day1,3公裡達成,配速7分30秒,心率峰值168,精神評分:6.510。”
晚上八點,他盤腿坐在客廳地毯上,關燈閉眼,雙手放在膝蓋上,開始嘗試感知所謂的“魔力流動”。
起初什麼也沒有,隻有耳鳴和空調低沉的嗡聲。但他沒動,繼續按照記憶中的冥想法門,想象一股暖流從丹田升起,沿著脊柱緩緩上行。
十分鐘過去,指尖忽然傳來一絲溫熱,像是陽光曬過的金屬片貼在皮膚上。很微弱,轉瞬即逝,但他確信不是錯覺。
他睜開眼,迅速記下這一條:“晚修階段出現疑似能量感應,持續約三秒,位置:右手食指末端。”
當晚十一點,他正整理筆記,手機震動了一下。
虞媚兒發來消息:“你今天早上是不是去跑步了?”
他回:“你怎麼知道?”
“我七點路過公園,看見一個穿藍t恤的人倒在長椅上,手裡還攥著本子,以為猝死了,走近一看是你寫的‘經驗值+1’。”
他差點笑出聲,趕緊解釋:“那是訓練記錄!而且我沒倒,是戰術休整!”
“哦。”她回了個字,隔了幾秒又補一句:“明天我能試試嗎?”
他愣住:“你認真的?”
“你說你能感覺到魔法,我還真試了五分鐘閉眼靜坐,結果左手掌心有點發熱。雖然可能是暖氣片烤的,但……我想看看你能堅持幾天。”
“這不是堅持,是日常任務。”他在對話框裡敲,“每天上線才能領獎勵。”